Location
咨询电话

151 0105 1188

内控:混改是如何影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

2022-06-17 17:07:29

浏览量

image.png

前言

已有研究表明,非国有股东在国有企业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时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首先,国有股东一般为政府机构、国有企业等,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如税收、就业等,有时候并不会把提高企业价值和获取利润放在经营目标的首位。

但是非国有资本开办企业的首要目的就是获利,具有“逐利”的天性,因此他们往往会更加关注企业的业绩指标和投资回报,有更强的驱动力促使企业完善并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以追求更多的利益。

其次,国有企业董事会成员大多由政府直接任命,占据优势地位,可能为了一己私利对企业进行掏空、受贿行贿、非法牟利等,引发腐败问题,如微商集团国有资产短时间内巨额减值,根本原因是以原董事长许家贵和原纪委书记张皓等为首的管理层人员的腐败。

但是,非国有股东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保全资产,会加大监督力度,更加完整的内控制度会监督资金的流向、生产销售等环节以及人事任命等,来保护公司财产的完整性,推动内控制度更加行之有效。

最后,国有企业的高管人员的薪酬不只受企业业绩的影响,还会被社会目标所影响,受政府干预较多,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而言,国有控股公司管理层权力更大,因此部分国企高管人员的薪酬会出现偏高的状况。

而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会更加有效及时地披露企业相关信息,减少沟通成本,公司内部与外部都可以及时交流与监督,更加准确地对管理层的业绩进行考核,分清高管的贡献与责任,更加有利于薪酬的合理化,降低代理成本。

非国有资本会努力推动良好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建立更加合理合规的绩效考评制度,提高代理效率。

建议

第一,已有研究证明,非国有资本持股比例过低时,难以有效发挥其治理作用,持股比例过高时,可能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不仅要关注引入非国有资本的多样性,还应该注重非国有资本的话语权,形成制衡的混合股权结构,避免一股独大,在董事会中委派人员参与相关决策、行使相关权力以及承担相应义务。

第二,如果市场化对国有企业更有益,譬如一些商业竞争类企业,那么就应该加大混改力度,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激发国企的活力,促进国企健康发展。

第三,混改后要发挥内部控制的有效作用,除了健全完善企业相关的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加大监督力度和实施力度外,还应该优化相关的治理环境,如减少政府的干预、引入市场机制、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第四,完善高管人员的薪酬决定机制,健全考评系统,高管人员的薪酬与业绩呈同方向变化,避免出现薪酬与业绩不符的情况。同时完善薪酬激励机制,降低高管人员的薪酬黏性,把奖优惩劣落到实处。

第五,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跟进企业混改进程,及时报道相关信息,监督混改顺利完成,避免混改成为表面功夫,将其落到实处。同时,混改国企学习借鉴非国有股东的管理经验、内部控制制度等。

第六,已有研究表明,混改对国企内部控制的促进作用在市场化低的地区和地方性国企更加显著。因此相应地区的政府部门可以大力推进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和地方国企参与混改,提高内部控制的质量。

结语

第七,政府机构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管是必不可少的,地方政府完善企业的外部监管,发挥引导和监督作用,促使银保监、纪检监察机关、审计机关等有效履行职责,督促企业及时公开反馈公司内部控制真实的相关信息。



内控管理师(ICM)”着力解决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专业知识不足,内控管理专业人才匮乏的共性问题。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