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自治区关于加强财政内控管理工作的部署安排,内蒙古包头市高新区财政金融局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维,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岗位,系统构建“制度+职责+流程+执行”四大体系,不断提升财政治理规范化、法治化、现代化水平,为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注入动能。
健全制度规范体系 全面织密财政运行风险防控“防火墙”
围绕财政管理各环节潜在风险点位,以制度建设为统领,系统构建“8+1”风险管理体系,涵盖预算编制、政策制定、预算执行、法律合规、公共关系、机关运转、信息系统管理、岗位利益冲突等八大关键领域,设立统一的总则性制度,形成统一协调、层次清晰、要素齐全的内控制度框架。
该体系的构建,有力提升了财政内控的系统性和覆盖面,推动财政风险管理由“事后应对”向“事前防控”转变,有效防范廉政风险、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筑牢财政安全底线。
优化职责履职体系 系统夯实权责清晰高效协同“基本盘”
为进一步厘清科室职责边界,推动权责对等、职责明晰的工作机制落地,聚焦职责设置科学化与规范化,全面完成对办公室、预算科、国库科、产业科技科、工业项目科、审计与投资评审科、国资科、国库收付中心等8个核心科室及60余个岗位的职责说明书编制工作。
此外,通过职责重构,理顺职责链条,压实岗位责任,实现“按岗设责、按责履职、按绩考核”,为机关高效运转提供了坚实支撑,有效激发财政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内在动力。
完善业务流程体系 全力打通制度与执行衔接“连接线”
坚持“以制度促规范、以流程保落地”,聚焦财政管理关键业务领域,系统梳理单位层面及预算管理、收支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等六大核心模块,统筹编制制度文本与配套业务流程操作指引,明确职责边界、操作步骤、控制环节及流转路径,切实将制度规定“写在纸上”的内容,精准转化为流程运行“落在事上”的动作。
通过对制度与流程的深度融合,有效打通了制度制定与业务执行之间的“断点”和“梗阻”,推动各项内控制度由“看得见”向“做得对”转变,为财政管理提质增效提供了坚实保障和可操作路径。
强化执行监督体系 高效筑牢财政内控闭环管理“主阵地”
针对业务流程交叉重叠、岗位职责联动频繁的特点,以业务科室为单元,分领域绘制关键业务流程图,逐项编制风险控制矩阵,清晰标注流程节点、控制要求和责任岗位,构建覆盖全过程的操作规程。
通过流程标准化、职责清单化、风险图谱化,不仅提升了执行效率和制度刚性,也为内控嵌入式监督提供了可视化抓手和依据,进一步推动财政管理向“闭环控制、精准防控”迈进,为财政治理体系现代化注入内控力量。
通过“四大体系”协同建设,包头市高新区财政金融局全面构建了组织健全、机制完备、运行高效、执行有力的现代财政内部控制体系,实现了制度引领、职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可控的治理格局。财政权力运行更加阳光透明,财政资金使用更加安全高效,财政服务保障更加精准有力,财政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下一步,包头市高新区财政金融局将持续深化内控机制建设,探索内控信息化路径,奋力开创财政治理现代化新局面,为包头市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财力支撑和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