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51 0105 1188

合同审查全流程实操指引

2025-09-10 13:58:39

浏览量

6461e71b8c93e.png

一、确立审查标准

1. 业务匹配

标的细节:商品需明确规格、型号、数量;服务需界定范围和交付标准。

合作模式:经销/代销要规定买断及退换货规则;定制服务要明确变更收费和整改期。

合作方资质:核查纳税人类型、经营异常情况、特殊资质;核实账户真实性;参考历史信用确定预付款比例和账期。

财务计划:支出类合同需在预算内(超预算需附审批);收入类合同回款周期需匹配资金计划。

2. 审查依据明确

内部依据:公司制度(如预付款相关规定)、历史风险案例(如税率争议案例)。

外部依据:税法(含增值税率、印花税等)、会计准则;涉外合同需符合外汇管理规定及国际税收协定。

二、审查核心条款 

1. 资金流条款

金额约定:分别标明不含税价与税额;按实际结算的,需标明计量标准和单价锁定规则。

节点控制:付款需凭“合规发票+验收合格证明”;新客户预付款不超过20%、老客户不超过30%,预留10%质保金(验收3个月后无问题再支付);明确账期及逾期罚息(0.01%-0.04%/日,且不超过LPR的4倍)。

结算方式:境内需公对公转账(禁止现金或私人账户代收);涉外需注明结算货币、汇率基准,大额合同可增加汇率波动分担条款(波动超3%时双方各担50%);涉及票据的,需明确类型、贴息责任及兑付风险;跨境支付需符合外汇备案要求。

2. 税务条款

发票约定:明确发票类型和税率(如专票13%),附完整开票信息。

开票时限:付款后7日内开具(服务类可在完成后3日内),禁止“按需开票”,逾期超15日可暂扣5%货款。

不合规处理:发票不合规的,需在10日内重开;否则扣除对应税款,并追究滞纳金或罚款责任。

税费承担:印花税由双方各自申报缴纳;涉外合同需明确关税、增值税承担方;不动产租赁合同需注明房产税由出租方承担。

3. 核算条款

收入确认:划分履约义务,明确控制权转移时点;长期服务按履约进度确认收入。

成本分摊:打包合同需拆分各标的单价;共同采购需明确分摊标准(附分摊表)。

资产核算:明确权属转移及可使用时点(作为入账及折旧/摊销的参考);租赁类合同按直线法分摊租金至各月。

4. 特殊条款

返利/折扣:明确计算方式、兑现形式及红字发票处理方式。

退换货:明确退款流程,逾期未开红字发票的可扣减对应税款。

合同终止:未履约部分的已付款需在10日内退还;已开票未履约的需红冲发票,否则由对方承担税务损失。

违约金税务:逾期付款违约金需开增值税普通发票;合同未履行的违约金无需开票。

三、闭环管控流程

1. 审查意见输出

格式:问题描述+风险分析+修订建议+依据(如“预付款超规→资金占用风险→调至20%→依据公司制度”)。

优先级:按风险分为高、中、低,高风险项需加急处理。

2. 合同执行跟踪

付款跟踪:核查“合同+发票+验收单”的匹配性,超约定付款需附特殊审批。

收款跟踪:账期前3日提醒付款,逾期1个月以上的需发催款函并暂停新订单履约。

开票跟踪:按约定开具或索取发票,特殊发票(红冲、免税等)需单独建台账。

合同变更:审查变更对财务的影响,同步调整税务和核算,更新台账。

定期对账:每季度末核对往来款项(附对账确认函),确保账实、账账一致。

归档要求:保存合同、发票等文件至少10年(供审计和税务抽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