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党组关于加强内部控制和制度建设的决策部署,海南监管局坚持将内控工作置于财政事业发展全局中谋划推进,紧紧围绕财政监管新形势新任务,以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监管制度为着力点,持续健全内控体系,切实筑牢财政资金安全防线。
一、深化学习调研,夯实制度根基
坚持将制度修订作为提升转移支付资金监管效能的重要基础,多措并举增强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一是强化政策理论学习。组织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建立“政策精读+案例剖析+互动答疑”三位一体学习机制,系统把握政策精神,精准把握监管重点、考核要求以及新旧衔接关键,确保制度修订方向不偏、标准不降。二是扎实开展实地调研。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结合日常监管和专项核查,深入市县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及重点项目单位,通过座谈交流、资料审查、项目抽查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海南省转移支付资金在分配拨付、管理使用、绩效评价等关键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系统摸排痛点堵点,分类建立问题和需求清单,为制度修订提供扎实的一手资料。三是注重吸收先进经验。主动与工作成效显著的兄弟监管局开展交流,通过线上研讨、电话咨询等方式,借鉴其在制度建设、流程优化、数字监管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并结合属地特点和监管实际进行创造性转化,确保制度修订后既符合政策要求,又兼具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二、聚焦精准施策,优化制度架构
立足监管实践,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不断提升监管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一是及时修订实施细则。紧扣财政部最新政策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对《财政部海南监管局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监管工作实施细则》进行全面修订,重点明确预算申报审核、预算执行监管、预算绩效评价等关键环节的监管范围与权责划分,有效提升实施细则的政策适配性和实务操作性。二是细化审核操作规程。针对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民航发展基金、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等重点资金,分别制定审核操作规程,明确审核依据、操作流程、办理时限,推动审核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三是强化科技赋能监管。顺应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工作要求,紧密结合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功能特点,制定出台《财政部海南监管局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执行监管操作规程(试行)》,引导大家熟练掌握运用中央预算一体化系统中数据提取、抽查复核、发起预警、案例上传等功能,实现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全链条、动态化监管,切实提升监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三、强化体系建设,提升内控效能
以完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监管制度为契机,系统推进全局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监管内控体系建设提质增效。一是夯实制度执行基础。以《财政部海南监管局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监管工作实施细则》为抓手,通过学用结合等方式,推动全体干部准确理解、严格执行制度要求,筑牢思想与能力根基。二是拓展内控覆盖范围。总结提炼转移支付资金监管经验做法,推动内控体系建设向全局各业务领域拓展延伸,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协同高效的内控工作新格局。三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明确各处室、各岗位内控责任和工作时限,建立常态化督导机制,将内控成效纳入日常考核范围,对执行到位、成效显著的予以通报表扬,对落实不力、问题突出的督促限期整改,通过强化结果运用,确保内控要求落实落地,持续提升财政监管整体效能。
接下来,海南监管局将持续深化内控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内控素养、优化制度供给、强化执行监督,以更严密的制度、更规范的流程、更扎实的举措,切实履行财会监督主责,充分发挥财政监管 “哨兵”“探头”“参谋” 作用,为服务财政改革发展大局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