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51 0105 1188

财政部大连监管局:四招“组合拳” 打好内控核查攻坚战

2025-08-26 08:20:26

浏览量

6461e71b8c93e.png

       为推动属地中央预算单位持续完善内部控制建设,服务财政科学管理,大连监管局精心谋划、主动作为,打出“组合拳”,扎实开展内部控制核查,取得明显工作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协同联动“指挥链”

一是成立由局领导牵头、处室负责的内部控制核查工作小组,统筹协调核查工作的各项事宜。二是将核查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构建“主要领导牵头管、业务处室协同办、经办人员抓落实”的分工格局,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为核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组织保障。三是核查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结合本地区监管对象实际,研究制定周密的核查工作方案,明确核查内容和期限,核查范围涵盖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关键领域,细化“三张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确保核查工作目标清晰、稳步有序推进。

二、提升业务能力,磨砺精准核查“金刚钻”

一是组织核查人员深入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主要政策文件,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剖析、集中研讨等方式,加深核查人员对内部控制政策要点的理解和把握。二是收集整理以前年度内部控制核查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及案例,通过经验交流、模拟演练、以老带新等方式,使核查人员熟悉核查流程和方法,准确掌握问题定性标准,确保核查人员手持“金刚钻”。三是邀请本单位业务骨干、相关专家当面授课,聚焦核查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辅导,全面提升干部业务水平和实战能力,做到人人能揽“瓷器活”,为核查工作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三、创新核查手段,织密风险排查“过滤网”

一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双轮驱动核查模式。线上,利用财政部统一报表平台,对各单位报送的内部控制报告进行“逐帧扫描”,重点关注报告的规范性、数据的准确性以及上传佐证材料的合规性等,通过数据比对、逻辑校验等方式,筛选出问题多、疑点多的单位,提高选取延伸核查单位精准度。线下,依据线上核查筛选结果,选取部分重点单位进行实地延伸,深入了解被核查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执行情况。二是通过查阅财务凭证、会议纪要、合同协议等资料,综合运用穿行测试、实地盘点等方式,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深度体检”,精准查找内控流程中的漏洞与风险点。三是与被核查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财务人员、业务骨干面对面沟通了解情况,听取内控工作实际情况,梳理现场核查工作思路,确保现场核查不留死角、不走过场,织密风险排查“过滤网”。

四、注重成果运用,激活内控建设“新动能”

一是对核查发现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形成问题清单,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及时反馈给被核查单位,督促其认真整改落实。二是深入分析内控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制度建设、流程优化、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推动各单位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三是将内部控制核查结果与预算安排、绩效评价、监督检查等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核查结果的导向和激励约束作用,督促各单位重视内控建设,激活内部控制“新动能”,实现以核查促规范、以规范促提升,促进内部控制更好发挥出防范风险、提高管理效能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