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章程是一份正式文件,明确规定了内部审计的目的、权利、职责和报告关系。这份文件由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批准,帮助其他部门和高管了解内部审计的工作,同时为审计师提供明确的工作指南。
目的:
内部审计章程的目的是通过评估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流程,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它不仅仅是描述,而是具体说明内部审计如何支持组织的整体目标。
范围:
章程应清晰界定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但不应限制其灵活性。内部审计的工作应覆盖所有必要的领域,包括财务审计、运营审计、合规审计和信息技术审计。这样可以确保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独立性:
内部审计应独立于运营,不受首席财务官或首席执行官的控制。内部审计部门由审计委员会监督,以确保其独立性和客观性。独立性不仅适用于部门,也适用于每个审计师。理想情况下,内部审计师应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而不是向运营管理层报告,以避免利益冲突。
权力:
内部审计师应被赋予充分的权力来完成他们的工作,包括访问所有必要的信息和资源。如果他们缺乏所需的技能或信息,内部审计师应有权寻求外部帮助。如,内部审计师应能够审查任何部门的财务记录和运营报告,并与外部专家合作进行专业审查。
职责:
内部审计的职责应在章程中详细列出。这包括所有应尽的责任,同时明确排除某些敏感任务。如果有争议,内部审计章程将是最佳的参考文件。内部审计师的职责包括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调查欺诈指控和监控合规等情况。
报告:
内部审计报告应提交给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如果没有这两个机构,报告应直接提交给公司所有者。比如,内部审计师应定期向审计委员会提供审计报告,详细说明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并跟踪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
组织结构图:
为了清楚显示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位置,章程应包含一份组织结构图。组织结构图应显示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以及内部审计师与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的汇报关系。
章程的编写:
《内部审计章程》通常由内部审计主管或部门负责人编写,并应每年审查一次,以反映最新的情况和变化。一般情况内部审计主管应与审计委员会和管理层合作,定期更新章程以适应新的法规要求和业务变化。
最终批准:
《内部审计章程》需经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批准。这确保所有高管,包括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都尊重该文件。当内部审计师被限制访问某些文件和信息时,该问题将报告给董事会。如果内部审计师发现重大问题而无法获得相关部门的配合,应立即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并寻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