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51 0105 1188

如何塑造有价值的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四个要素缺一不可!

2024-04-14 13:46:01

浏览量

621dae8fd56cf.png

近些年来,很多企业,尤其央国企,不断深化推进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但很多是为满足国资监管压力而实施,很多并非自驱力。

因此,在推进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较为强调风险管理组织建设、风险管理流程与制度建设、以及风险管理相关信息技术等硬件要素,这些当然重要,但如果得不到组织员工的心底认同,再好的风险管理理论、技术或方法,都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和价值,甚至会徒增管理成本。

很多企业花代价引入外部咨询辅导服务,完成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每年国资要求出具风险管理报告,现在整合为内控工作报告,但似乎未能对决策产生较大影响;投入风险管理相关信息系统,但似乎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

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关键是风险管理工作中,企业忽视了一项重要事项,即风险管理文化的塑造。

COSO2017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将风险管理定义为:组织在创造、保持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结合战略制定和执行,赖以进行管理风险的文化、能力和实践。

从定义可知,风险管理属于企业的一种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形态、组成部分,欲知其实质,必须对企业文化要拥有深入的理解。

想必,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和解释应该有很多。一般而言,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长期形成的一种共同拥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但企业文化内涵不至于此,企业文化不仅涉及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还涉及情感模式和能力模式。

情感与能力是企业文化两个比较重要的维度。

企业可以提倡某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但企业员工可能并不喜欢,甚至排斥,所以企业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员工教育培训,以促使员工改变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并不容易,这也是为何很多的企业文化建设与推行最终无法有效落地或失败的主要原因。

那是否员工接受了某种思维和行为模式,企业文化建设就一定能成功呢?

也不一定成功!

假设员工认同了风险管理的价值、接受风险管理的思维,也愿意采取相应的行动,但发现着手推进风险管理活动时,发现员工不具备风险管理的技能,不知道具体如何干,包括如何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选择风险管理策略及具体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等,最终风险管理的价值、思维,都停留在理念层面,无法落地。

情感、思维、行为与能力是企业文化塑造的四种力量,任何一种力量被忽视,都使得企业文化塑造的效果被大打折扣。只有四种力量,协同发力,相互补充,才能有效放大文化的力量。

image.png

如果员工具有风险或危机意识,内心担心风险发生,那么日常经营活动中,更容易接受风险管理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也会更有动力提升风险管理的技能。如果员工的风险管理能力得到提升,提高了风险管理活动的业绩,企业组织就会更加主动和积极的推进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则风险管理思维和行为方式也更加容易被固化和传承积淀下来。

从这个角度来看,与COSO 所定义的风险管理是赖以进行管理风险的文化、能力和实践,表达的意思基本类似。只不过COSO将文化、能力和实践分开来说,文化聚焦情感和思维维度,实践可以理解为行为。

所以,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可以定性为:企业员工具有风险管理的意识和氛围,以风险管理的思维看待事物和分析事物发展,帮助组织提升经营决策水平,并拥有及时感知和响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的能力!

谈风险管理文化,绝对不能陷于风险管理的绝对化,在实践中,一些企业组织中有些部门往往会过于关注风险,经常强调这里有风险,那里有风险,这样不能干、那样不能做,将风险绝对化,将风险作为一票否决制。

这种过于谨慎的态度反而会阻碍企业的发展,使企业陷入一种思维陷阱,变得瞻前顾后,不敢为、甚至不作为。

近些年,央国企管理层由于担心面临国有资产经营损失终生追责的风险,导致很多央国企在一些项目、经营决策上面,变得畏手畏脚,这种过度的风险意识,反而成为了企业一种更大的风险,这确实值得企业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