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400 689 0958

对企业风控、内控工作者所提“内控建设”问题的回答(2)

2023-05-28 08:29:45

浏览量

621dae8fd56cf.png

本篇是上篇之续,回答“内控建设”中的存在的疑问和困惑,并以实例进行问题分析。

在我看来,企业中内控、风控、合规,都可以归纳于“全面风险管理”范畴。因为,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概念而不是具体的工作,正如全面质量管理、全面监督等概念一样,体现的是倡导“人人”都应有主动防范风险的理念和意识。

现实中,不少人谈“融合”,本质是希望找到一种方法,去承载并满足三项工作的要求,化解“多头推动”的低效问题。想法是好的,但却疏忽了对“三项工作功能”的前提定义。这种结果可以预测,等融合、集成的故事讲完了,剩下的要么是“一套说法”,要么是“哪都沾一点,哪都做不好”的一团粥。这就好比“系统集成”一样,前提必须建立在清晰的专业分工基础上,没有分工定义,哪来的融合、集成?

04.内控建设中反映的问题

因为流程管理的成熟度不高,企业的内控建设,往往从流程梳理开始。

流程梳理的本质就是一个“写流程”的过程。也不知道从哪天开始,不知哪位专家提出了“风险内控矩阵”的高见,逐步变成了一种默认习惯。这种结果,纯粹是为了呼应“关键风险点”的说法,形成的一种形式化的表现。

所谓“风险内控矩阵”,就是增加了“一个风险项”的流程“作业文件”,区别在于表单内容中侧重于“控制活动”,不突出流程中的其它“价值活动”。问题恰恰出在“为建内控而建内控”,但流程走不通,内控也没用。

如果从内控、合规、风险管理的具体实现角度看,内控建设的本质,就是流程活动“规范化、标准化”的过程,差别在于内控侧重于“风险解决方案”的标准化;合规侧重于与相关流程活动标准化对应的“限制性、排它性”行为款项;风险管理是面向“流程事项”不确定的评估与防控。如果非要追求融合或集成的途径 —— 流程是承载“风控、内控、合规”要求的最理想载体。所以,“写流程”才是落实几项工作的关键条件。

问题在于,在写流程中会出现两个困惑:一是企业内控工作者组织员工写流程时,他们突然发现:对内控活动内容的具体化、标准化后,描述的风险,反而变得重复、拖沓,甚至没有意义。不写出对应的风险,好像还满足不了主管部门“内控建设”的要求。二是他们突然发现,流程中很多“重要的具有控制功能的活动”,根本没有办法准确描述出来,比如董事会审议、评审活动等等,要么就又回到“如果式”的模糊“讲故事”中。

我跟他们讲,你们已经快领会到内控建设的实质了,只要你追求“实效”,当下企业中很多内控建设的做法是存在严重缺陷的:一套对其他人没有丝毫指导意义的内控手册,能有什么意义呢?一套建设前后,对企业均没有带来任何变化的“内控建设”工作,一套建与不建,董事会都要一如既往地审批的流程,真的意味着“内控”落地且有效吗?

05.影响内控建设的最大问题是“形式”

我这里讲的“形式”,不是内控管理工作的形式,而是内控建设中建立在“粗浅理解”基础上层出不穷的“花架子”。

其实,这个问题我解释过很多遍了。从外部监管者的视角,内控包括了企业中所有的控制功能。但企业开展内控建设,需要改变视角,怎么改变?简单点说,是“用过程保证结果”,从内控的角度讲,是“用过程控制,保证结果控制的有效与准确。”

为什么企业内控建设出了那么多的“花架子形式问题”?成也“18项指引”,败也“18项指引”。可以说,18项指引,为企业开展内控建设明确了方向,提供了规范化的参照,18项指引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出在内控建设者“没有实质理解”指引的意义。请注意,我说的是“参照”,恰恰在建设中,很多企业、机构不是在参照,而变成“照猫画虎”、“用一套方法解决着千差万别的企业内控问题”。

企业内控中,很多体现的都是审批流、决策审批流等职能流程。决策、审批、审核本身都具有“控制功能”,内控管理职能在哪个部门呢?无论是在管理部门还是监督部门,他们都动摇、影响、改变不了这些功能的内容。也就是说涵盖不了18项指引中的内容,原因是什么?企业内控建设,面对的很多具有控制功能的活动是流程活动,而不是企业视角下的“内控”。这些具有控制功能的活动,从内控的角度是“不能规范化、标准化”的,能够规范这些控制活动的是“治理机制”,而不是内控建设。

 image.png

我们举几个常见的企业内控实例:如上图,是一个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审批流程,但具体看,它就是一个规划审批流程,流程名称就错了。而战略规划的“实质性内控”反映在哪呢?风险反映在“战略规划制定”过程中,到了审批阶段,战略规划已经基本确定了。所以,这个流程图本身存在问题;其次,从审批流中看,风险点、内控点的识别都不对,所以它的作业文件是写不出来的,写出来也是不能用的(见下图表)。

image.png 

从表中看出,风险描述体现的是“未建立战略管理机构”,但控制部门就是“规划部”,说明是不符合企业实际的杜撰;对应的控制点内容是“部门职责”而不是措施,这就更为错误,如果仔细看,三项内容都不可衡量 = 失败。

我们再看一个实例,见下图:这是一个跨三级单位的“工程项目立项”流程,如此大跨度流程,怎么可能找到“内控点”?

image.png 

再看一下作业文件的描述:类似“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对报告的深度、质量标准和实际要求等进行审核。”的描述,谁能执行?谁能评价呢?所以,完全可以得出结论 = 不可能落地和执行!

 image.png

06.如何做内控,需要把握的几个重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没有把握好内控重点,从企业内部,没有做好内控的定义。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企业的内控建设,到底管什么?能管什么?

严格意义上,内控建设的前提条件是“治理结构”,企业只有建立了规范的“治理结构”,明确了权限分布,各种审批流、决策流就容易打通,内控活动的描述就可以提高针对性、规范性和标准性。

首先,内控活动的执行角色一定是“常设机构”中的角色,而不能是“非常设机构”,非常设机构是一个流程中的一个角色,但不能构成“节点”,所以它虽然具有控制功能,但一定不是内控。

其次,内控角色关注的一定不能是“全面性”,全面性是由职权关系构成的“管”,是由流程决定的流程活动,虽具有控制功能,但缺少了这个活动,流程就出现了断点,它一定不属于内控,这种活动很难用“控制”语言描述出来,因为它发挥的是管理作用,不是保证作用。

再次,内控活动不能偏执地认为是“防舞弊”,那就太“简单化”了,舞弊行为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这才是风险的动因,控制针对的是“风险动因”而不是“舞弊结果状态”。譬如:信息的失控扩散、源数据的生成、专业能力不足造成的非主观失误等等,都可能是舞弊风险的诱因。

对内控的定义,属于我们多少年磨炼形成的核心,不能再多讲了,请理解。但可以转化一下,内控建设者将自己定位为“被控对象”,你可以向“控制角色”提问几个问题:你要控制我的目的是什么?你凭什么实施控制?你下达控制结论的依据是什么?如果能够清晰地回答出前两个问题,而且体现的不是“全面性”,可以基本认定为“是内控活动”,如果第三个问题回答不上来,说明“内控设计存在缺陷”。

把握好以上几个重点,企业的内控建设,既可以简单化,也可以非常清晰,而且有助于实现管理提升,这样的内控不落地就奇怪了;通过过程规范化、标准化,完全可以为“审批、决策”提供“防风险”保证,外部监管关注的“最终控制”功能,风险概率就会大幅降低。

很多时候,企业发生的问题,就是在“无意”中发生的,我们不能总一边高喊着要保证内控有效,一边不断提醒董事会“要保证财报的真实性”,客观讲,董事会成员并不一定比主管部门更清楚报表中存在的问题。内控的要义在于,通过过程中的控制,保证部门提供给董事会审批的财报议案,本身就是“合规有效”、“真实的”,至于企业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刻意进行的舞弊,那既是内控无效的问题,也是主观违法问题,另当别论。(全文完)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