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行存款及帐户管理
a.未经授权的人员处理银行存款业务及帐户管理(例如:未经授权的修改、银行存款收支及核对等)
b.未得到适当授权的人员进行网上银行交易,未按规定的网上银行交易范围进行交易
c.开户、销户未经过适当审批
d.银行印鉴和票据未妥善保管造成资金损失
e.银行存款的原始交易记录不完整、不准确(例如:银行对账单记录丢失、银行存款收支的原始单据丢失、肆意篡改原始记录等)
f.会计记录不正确(例如:科目,金额,记帐期间等不正确)
g.银行存款余额帐实不符(如私设小金库、虚列存款、资金被盗用和挪用,各类审计方法案例报告模板关注公众号CIA内审师小站可查阅获取,CIA内审师小站注)
2.内部资金划拨
a.内部资金划拨未按照既定的程序审批
b.内部资金划拨不及时
c.内部划拨资金未进入指定账户
d.内部资金划拨的原始交易记录不完整、不准确(例如:原始单据丢失等)
e.内部资金划拨的会计记录不正确(例如:科目,金额,记帐期间等不正确)
3.封闭结算
a.结算的原始交易记录不完整(例如:原始单据丢失等)
b.支付不及时
c.结算的会计记录不正确(例如:科目,金额,记帐期间等不正确)
d.结算的原始单据的内容不准确
e.支付的金额不准确
f.未按规定的审批程序进行资金支付结算(越权或审批权程序不完整)
g.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结算的相关信息(例如:未经授权的修改、取阅等)
h.资金出纳人员未按相关法规(例如会计法)从事限制性工作(如登记债权债务、管理会计档案等工作)
4.库存现金管理
a.应当回避的人员从事出纳工作
b.未经授权的人员从事库存现金管理(例如:未经授权的修改、现金出纳人员
c.从事限制性工作(如登记债权债务、管理会计档案等工作))
d.现金收付未经过适当的授权(包括申请、复核和审批等)
e.现金收入、支付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例如:白条抵库,坐支现金,
f.超出规定支付范围或支付限额等)
g.会计记录不正确(例如:科目,金额,记帐期间等不正确)
h.库存现金余额帐实不符(例如:私设小金库、被盗用或挪用等)
5.清欠管理
a.清欠工作的范围不完整
b.欠款未被及时收回
c.未对欠款进行及时签认,失去对欠款的追索权和诉讼权
d.不合理的债务重组方案造成资产损失
e.不合理的清欠费用支付造成资产损失
f.清欠费用计算不准确(如计提比例、方法和基础等)
g.清欠收回的款项或实物未入账
h.与债务重组有关的会计记录不准确(例如:科目,金额,记帐期间等不正确)
i.有关清欠的处理事项未经有效授权(如计提、使用、发放)
j.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清欠的相关信息(例如:未经授权的修改、取阅等)
6.坏帐准备
a.坏帐准备计提范围不完整
b.坏帐准备的会计估计(计提的范围、方法及相关比例等)不合理
c.帐龄的统计和记录不准确
d.坏帐准备的计算不准确
e.会计记录不正确(例如:科目,金额,记帐期间等不正确)
f.利用计提坏帐准备人为调节利润
g.未经适当审批进行坏帐计提
h.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坏帐准备的相关信息(例如:未经授权的修改、取阅等)
7.坏帐核销
a.应收款项的坏帐核销不完整
b.应收款项的坏帐核销该核销不正确(例如:由于信息不全面、不及时、判断不准确等原因)
c.坏帐核销的会计记录不正确(例如:科目,金额,记帐期间等不正确.各类审计方法案例报告模板关注公众号CIA内审师小站可查阅获取,CIA内审师小站注)
d.与坏帐核销相关的所得税处理不正确
e.放弃或者忽略了已经核销的应收款项的追偿
f.收回的已经核销的应收款项未经会计记录
g.核销的证据不合法(虚假)
h.核销未经有效批准
i.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坏帐核销的相关信息(例如:未经授权的修改、取阅等)
8.票据管理
a.未经授权的人员管理票据业务(例如:收取、抵押、贴现、转让及保管等)
b.未经批准收取票据
c.票据收取会计记录不正确(例如:科目,金额,记帐期间等不正确)
d.票据到期后承兑款项未及时收回或款项不能收回(例如商业票据或有瑕疵,票据伪造、虚假、过期,对方单位不能解付款项,未及时提醒银行在规定期间内解付款项)
e.票据的实物安全受到威胁(例如:丢失或被盗用)
f.票据帐实不符
g.票据被非法使用(例如:未按规定贴现、背书、抵押等)
h.票据的内部抵押未经有效审批
i.票据抵押的利息计算不正确
j.票据抵押会计记录不正确(例如:与票据抵押相关的资金划拨和负息的会计记录科目,金额,记帐期间等不正确)
9.外币购付汇
a.未经授权的人员经办外币购付汇业务
b.非法逃汇、套汇及非法支付转移外汇
c.外币购付汇未经恰当审批
d.购汇成本计算错误(如汇率错误、计算错误)
e.会计记录不正确(科目,金额,会计期间等)
10.外币网上支付
a.未经授权的人员从事外币网上支付业务
b.网上支付金额或帐户错误或重复支付
c.会计记录不正确(科目,金额,会计期间等)
d.外币网上支付未经恰当审批
e.外币支付的原始依据不完整、不合规
11.外币收款
a.会计记录不正确(科目,金额,会计期间等)
b.收款单据填写错误
c.款项未收到
d.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外币收款信息(包括修改、浏览等)
12.其他往来管理
a.资金支付未经过有效授权
b.其他往来收支的原始依据不完整、不合规
c.长期挂帐的款项未得到及时处理(如备用金未及时清理)
d.利用往来科目隐藏亏损或利润,或者进行虚假挂帐
e.应收款项未及时收回或无法收回(如因未及时签认丧失追索权)
f.利用往来科目不合理占用(挪用)公司资金
g.会计记录不正确(科目,金额,会计期间等)
本文来源:内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