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51 0105 1188

中小型制造企业内部控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2023-02-23 11:38:25

浏览量

image.png

一、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的中小型制造企业的控制权一般都集中一个或者是几个管理者手中,且管理人员本身就是原始资本的持有者,在管理中思想比较落后,最为关键的是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甚至有部分企业很多的关键岗位都是由家族成员担任,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业务的发展上,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内控工作。 

并且,内部控制也是围绕财务工作开展的,大多数时候都是由财务人员来执行该项工作,其他部门和工作人员很少参与进来,各个部门之间也缺少有效的沟通,很难形成合力。特别是管理层的没有树立正确的内控意识,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度不够,不能给予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和帮助。再加上,企业内部对该项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人员对内部控制产生抵触情绪,很难将内部控制的各项工作贯彻执行好,导致内部控制徒有虚名。 

二、控制体系有待健全

内控体系不健全也会影响到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一旦 体系有问题,就会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通常情况下都是管理者一人说了算,没有明确各个股东的权责,如果所有的股东都随意地发号施令,就会导致下面的人员无法开展工作。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人担任多个职位的情况,很容易出现徇私舞弊的行为,导致资产流失。并且,中层管理者的职权形同虚设,没有将各项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好,经常是凭经验来办事,即没有制定预算方案,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很随意。

制度不健全带来的最严重后果是会计工作秩序比较混乱,经常会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严重情况下还会对各项数据造假,私设小金库或者是乱摊成本的现象经常出现。担任出纳岗位的人员专业性不足,通常都是沾亲带故,部分人员还会无视企业的规章制度。内部控制中财务管理是核心内容,要求提升财务管理的效果,就应该要将财务也业务融合起来,这就要求财务和业务部门应该要保持密切的联系,相互配合。

但是,从实际来看,中小型制造企业没有将二者融合起来,通常都是各自为政,导致在财务管理中对业务的流程了解得不够清楚和透彻,很难发挥出财务部门的职能和作用。一般都是在年度核算时才发现问题,等到发现问题后才让业务部门进行修正。总之,一旦内部控制管理的权责没有明确,很容易出现相互推卸责任,长此以往,各个部门的人员就会产生分歧,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制约作用。 

三、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

中小型制造企业在发展经营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利润,还应该要注重风险,以此来有效地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将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以免风险扩大,危害到企业的正常运转。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没有做好风险评估的工作,就会出现误判,生产出过多的产品,导致产品积压,账款回收缓慢,影响到企业资金的周转,让企业处在极度危险的状态中,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企业破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目前,中小型制造企业内部的风险意识比较薄弱,还没有形成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很难第一时间发现风险,且风险处理的方法也不当。风险评估体系的不完善将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如果企业在投资前没有仔细分析,慎重考虑到投资存在的风险,就会出现盲目投资的情况,并且对外部环境的风险分析工作也没做到位,一旦市场政策、环境发生了变化,企业很难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这时企业面临的风险就会增加。总之,风险评估体系有问题,就会降低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阻碍到企业的发展。

四、信息沟通不及时

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发展规模都相对比较小,且资金也很有限,通常管理者不能投入更多的资金来支持信息系统的建设。部分企业虽然引进了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思想理念的影响,对信息系统的构建工作并不重视,不能及时地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更新。信息数据没有及时更新会对后期的销售产生严重的影响,一旦相关人员没有及时将订单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就会出现信息延后的情况,不能及时了解清楚企业内部存货情况。总之,信息沟通不及时会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中小型制造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程度还不够,财务人员只是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简单数据的处理和保存,不能将计算机本身的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最关键的是,不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来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致使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信息化程度很低,就不能够有效地融合起海量的分散信息,在企业内部不能及时有效的共享数据,并且数据的准确性也不能得到保障。同时,没有及时地更新信息设备,并且也没有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致使企业内部的各项数据都有可能面临着被暴露的风险。



内控管理师(ICM)”着力解决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专业知识不足,内控管理专业人才匮乏的共性问题。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