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51 0105 1188

如何理解内控流程的固化、僵化和优化

2022-11-02 15:08:25

浏览量

image.png

内控实操中的问题:

经常听做企业流程管理的人说,流程管理要先固化再僵化、最后再优化,指的是什么意思呢?对行政事业单位适用吗?

内控中心给出的解答:

制度流程化是内部控制关键环节,梳理形成的流程说明和流程图是组织运作和实施考核评价的基础。组织所有的经济业务活动天然需要流程来驱动,就像车间一一条条的生产线,或者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流程把相关的信息数据根据一定的条件从一个人(部门)输送到其他人员(部门)得到相应的结果以后再返回到相关的人(或部门)。流转过程携带着相应的表单数据:文档/产品/财务数据/客户等信息进行流转,如果流转不畅一定会导致组织运作不畅、效率低下,出现所谓的“官僚主义”或者“大机构病”。

实践中,流程需要先固化,确保执行到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僵化,达成对流程的充分共识后,才能来谈如何优化,完成“先固化再僵化,最后才优化”的过程。

1、流程固化

组织想把管理活动做的更快一些,质量更好一些,减少人力、物力、财力,提高管理的效率,这就需要流程的配合。

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审批流程,也需要进行一个流程的设计,形成流程说明和流程图,甚至专门设计的审签表,把整个的流程固定下来,组织人员根据这个流程执行。而在信息时代,流程设计和流程固化可以由专业的流程管理软件运行。

2、流程僵化

实际运行当中或者经过长时间的流程运行,管理团队或整个公司达成的共识得不到相应的执行或者执行中总存在着许多问题——人是活的,规定的东西是死的,人活力越大,执行的偏差可能就越大。

举个栗子,同样属于财务管控的系统,一个主管资金系统,一个主管费用系统;前者的改动频率,远远低于后者,并且前者的流程模式远远简于后者。作为后者更多是被动的接受流程,所以一切管理上的,或者核算上的要求、符合主流程的或不符合主流程的、符合数据规范性的或者打破数据规范性的要求都会像雪片一样飞过来,压的系统本身承受不起来,而系统最终的用户也难以接受或应对这种频繁的变化。流程在这个时候就显得有些僵化了。

3、流程优化

流程的管理就应顺应组织需求变化而不断优化的过程。但是固化和优化本身是一对矛盾,固化是相对不变,优化强调是变,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呢?我们应该阶段性的对流程进行评估和监控,通过不断发展、完善、优化业务流程保持高效运营,也即是需要开展流程优化的工作。

4、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那么流程的优化是流程管理的终点吗?当然也不是,固化,僵化和优化的过程如果没有形成闭环,流程管理就不能持续。流程管理是一个端到端的不断改变和优化的过程,从战略、到设计、到实施、到监控,然后返回头来根据流程执行的效果修正调整战略,由此形成可持续优化的闭环管理。

无论内部控制,还是流程管理,本质上都是方法论,是有效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手段,对于任何组织甚至是部分非社会组织,都是适用的。

总体上看,政府部门的改革,尤其是科学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等方面,滞后于企业。我们现在所推动的内部控制,也是向企业微观主体学习的结果。所以,不必有什么门户之见,只要能解决问题,就可以为我所用。当然,前提是不要违法违规。



内控管理师(ICM)”着力解决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专业知识不足,内控管理专业人才匮乏的共性问题。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