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昆部长在2022年财政部内控委会议上指出,要切实落实好内控制度完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内控制度的实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重庆监管局认真落实会议精神,聚焦财政中心工作,进一步强化财政内控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不断完善权力运行制约机制,有效防范财政业务风险与廉政风险,促进监管局职能深入转型。
一、加强内控制度及时更新,保障内控工作有据可依
坚持问题导向,根据日常管理发现的问题“打补丁”、“升级”或者“适时卸载”。一是对照《财政部法律风险内部控制办法(2021年版)》等9个专项内控办法,分处室对风险点、管理要求发生变化事项开展针对性梳理修订;组织处室交叉评估检查,针对新修订领域和风险较高的重点领域,系统深入评估内控制度设计的有效性,及时落实修订完善。二是以服务中心工作为宗旨,规范内部管理,保障各项工作有序运行,结合重庆监管局工作实际,根据审计、巡视等发现的相关问题,统筹研究制定业务管理办法和内部管理制度,优化完善相关制度流程。2021年以来共修订了《重庆监管局综合考核正负面清单管理办法》等19项内部管理制度和业务管理办法,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确保各项工作依规开展。
二、加强内控制度培训力度,促进内控制度入脑入心
继续坚持把内部控制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全局干部职工的内控学习培训,采取集中学习方式深入开展内控制度和内控操作规程培训,各处室负责人或业务骨干负责本处室内控操作规程内容的培训,确保全局干部职工准确把握财政内控工作的深刻内涵,切实提升风险防控意识与内控责任意识。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站位,强化内控担当意识,持续推动内控制度体系建设,聚焦关键业务、紧盯关键环节,不断增强内控制度与实际业务的契合度,强化内控执行体系,提高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切实做到“治己病,防未病”,夯实内控基础,推动财政内控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内控制度有效执行,确保内控指导业务工作
通过推动内控和业务工作相融互促,提升监管工作质效。一是将内控建设作为提升检查工作效能的内在要求,把内控工作与检查工作同部署、同落实,按照专项检查内控操作规程,严格履行环节管理,确保内控流程执行到位。将检查工作任务和责任细化到岗位,岗位相互制衡,有效防范行政风险和廉政风险。二是层层压实内控责任,对重要业务、关键岗位和高风险领域突出“严”的工作要求,注重细节管理,坚持抓小抓早、防微杜渐,确保内控制度执行做深做实。建立内控日常工作台账,掌握全局内控学习、自查、制度建设、制度执行和监管履职动态等情况。动真碰硬开展内控自查和检查,对制度流程执行进行持续的监督、评价和优化,形成制度制定—执行—修订的内控闭环管理,构建制度流程自我完善的长效机制。
内控管理师(ICM)”着力解决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专业知识不足,内控管理专业人才匮乏的共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