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实际上,乡镇的发展离不开乡镇政府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但就目前情况而言,由于部分乡镇政府的内部控制意识较为薄弱致使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够健全,内部控制流程、内部控制活动中均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而针对上述问题,我国乡镇政府必须立足于本身,根据自己的实际发展状况,结合未来的发展目标,建立完善的乡镇内部控制制度,帮助乡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力度、风险管理力度,这对于帮助乡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乡镇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是指企事业单位对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控制,控制范围需要贯穿于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与发展的全流程当中,其主要是指对企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与管理。首先从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内涵与风险管理内涵上来看。
内部控制是指企事业单位对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面控制,从决策计划到实施计划,再从实施计划到完成计划,其贯穿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同时也包括对决策层、管理层及员工层的所有工作行为进行监控,确保每一步工作流程合法、合规且符合企事业单位相关规定,这是提高企事业单位经营效益的有效保障。
其次从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方式与风险管理的执行方式上来看。内部控制主要是通过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促使企事业单位内每一位成员都能够按照规定执行工作任务,然而就目前情况而言,大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都无法对管理层与决策层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目前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目标对经营活动过程及结果的控制。
实际上,构建完善的乡镇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帮助乡镇规避发展过程中的发展风险,乡镇内部控制制度属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范畴,通过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帮助乡镇对自身经营活动中的风险进行全面的控制,从而帮助乡镇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由此可见,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本质上便是对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分析,乡镇内部控制的目的是帮助乡镇实现管理目标,而风险管理便是乡镇发展中最重要的管理目标之一,乡镇的风险管理目标是帮助乡镇规避风险,从而保证乡镇的经济效益,而乡镇的内部控制就是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和控制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从参与程度的角度上来分析,在乡镇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风险控制还是内部控制均需要乡镇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参与,其是一个需要全员参与的过程,更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机制,由此可见,乡镇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密不可分的。
二、乡镇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够完善
据笔者调查研究显示,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乡镇政府的内部控制环境不够完善,受人员编制、业务素质的影响,乡镇政府内部控制环境紊乱,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差,大部分乡镇政府的内部控制管理流于形式,使得整体管理质量、管理效率大打折扣,并导致乡镇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首先,乡镇政府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在将重点发展目标放在经济发展上,但未能够注重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未能够意识到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联性,将重点发展目标放在城乡建设、经济发展当中,致使部分乡镇政府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执行效果差。
其次,大部分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认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只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经营活动的记录即可,未能够意识到自身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大部分乡镇政府未能够实现全员参与内部控制当中,致使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开展难度大、执行效果差。
(二)风险评估缺位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乡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乡镇政府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与乡镇政府的风险管理息息相关,若在乡镇政府的内部控制工作中未能够合理地对发展风险进行评估,将会导致内部控制管理无法发挥其真正的功能与价值。
现阶段,大部分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认为乡镇政府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属于公共服务性质,在经营过程中不存在风险因素,故而缺少风险评估,但实际上,乡镇政府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三点风险因素。
第一,乡镇政府的经营活动存在一定的支付风险,该种支付风险主要体现在预算方面,即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脱节,乡镇政府在完成某个生产经营活动项目当中,存在不合规支付、违规支付的现象,致使项目的经济效益无法得到保障。第二,大部分乡镇政府未能够针对所开展项目的特点合理地建立劳务费、误工补贴等机制,未能够综合考虑项目开展的实际需求,致使部分项目工作人员可能存在不满心理,从而导致项目开展时效性降低。
第三,在财务会计核算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部分乡镇政府的财务会计核算流于形式,未能够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核算,致使财务核算资料内容缺乏真实性,进而导致财务会计核算结果未能够反映出项目实际的经营状况,这将对项目的决策与发展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
(三)内部控制活动不够严谨
据笔者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大部分乡镇政府在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存在以下三点问题。第一,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乡镇政府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管理工作人员岗位冗余、混乱的问题,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能划分不清、权责界限不够明确,未能够采用岗位不相容制度,内部控制活动流程冗余且复杂,未能够针对乡镇政府目前的发展状况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流程,致使内部控制工作开展难度大。
第二,乡镇内部控制活动授权审批的控制定界较为模糊,未能够合理规划审批流程,部分乡镇政府存在仅由“一把手”审批的现象,致使乡镇政府内部控制审批环节存在严重的问题。
最后,在乡镇政府经营与发展活动当中,项目的预算管理较为薄弱,未能够在成本控制的角度上进行预算编制,大部分乡镇政府仅是由财务部门进行大致估算,预算工作力度较低,从而会导致项目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存在较大的偏差,这将会导致乡镇政府的经济效益受到严重的影响。
(四)信息与沟通方面不够健全
实际上,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极高,而在内部控制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若不能够保证信息传递、信息沟通的时效性则会导致内部控制活动开展质量与效率受到严重的影响。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的大部分乡镇政府的信息与沟通方面还不够完善,一方面,乡镇政府的基层业务人员素质差距较大,未能够重视及时传递信息的重要性,信息传递过程中主要以公文为主,但部分基层业务人员公文制作能力较低,在制作工作时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这就导致信息传递与沟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另一方面,我国部分乡镇政府的反舞弊机制不够健全,大部分乡镇政府的财务工作人员仅能够根据项目提供的财务信息制作财务报告,而对于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审核力度不足,财务工作人员无法直接参与到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当中,致使乡镇政府无法及时发现项目的徇私舞弊、贪污腐败现象,这将会对乡镇政府的经济效益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效益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
综上所述,乡镇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对于推动乡镇的振兴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际进行内部控制制度构建与完善的过程中,我国乡镇政府需要改善内部控制环境,提升领导层的内部控制意识,改善风险评估防范机制,提升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才能够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能够真正发挥其功能与价值。
结语
同时,需要细化内部控制活动,加强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提升内部信息传递效率,建立岗位不相容制度,并完善内部控制的监督体系,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保证。
内控管理师(ICM)”着力解决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专业知识不足,内控管理专业人才匮乏的共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