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通过对营业网点开展内控风险排查和原因分析,发现部分网点内控管理不规范、执行不到位,潜藏一定风险隐患。重控流程监管和柜员道德风险是运营内控风险防控的两个重点,要从建立人员集约使用机制、规范账户管理、优化支付结算渠道、严格重控监督、完善检查制度等方面进一步提高运营风险防控能力。
一、运营内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员配备与内控合规要求不匹配。一是不相容岗位分离不到位。受系统流程制约,现阶段支行实际工作中运营和财会人员岗位设置有重合。二是部分基层行柜员对工作流程、内控执行不到位。三是人员素质与系统要求不适应,临柜人员学习新业务、新操作主动性不足。
(二)同业账户管理缺乏严格规范。同业账户开户及日常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普遍存在发生额补账不及时,对账过程未打印交易明细进行勾对,仅核对账户余额等现象,账户使用、支付缺乏有效制约。
(三)企业账户全生命周期管理不到位。开户前客户部门对企业资料及信息收集不够,对人行开户规范要求了解不具体,与运营柜面人员沟通衔接不畅;开户资料多,电子化、集成化、模式化程度低,影响开户体验和效率;账户性质使用有误,基本存款账户核实开户意愿影像资料缺失,部分关停并转企业账户信息不一致,长期不动户未及时纳入久悬户管理等。
(四)重控冗余及管理流程不畅。一是重控管理职责落实不清晰。二级分行内设机构改革后重控管理之职能由计财、运营两个部门共同管理,职责划分不清晰。二是网点保管留存空白凭证冗余,管理成本高。三是柜面业务印章使用缺乏规范审批流程,存在一定用印风险。
(五)运营检查辅导监督作用发挥不充分。现阶段运营检查辅导采用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检查频率不够,检查方式单一,检查重点不够突出,特别是UK、密码、重控管理以及对柜员异常行为的管控,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威慑。
二、强化运营内控风险防控的措施及建议
(一)建立运营大集中下运营人员集约使用机制。
要建立以二级分行运营部门为基础的集约化人员调拨、运营管理机制。根据运营全国大集中改革目标,支行柜面一名主管和一名柜员即可对外运营服务,完成运营的全套工作流程和任务。初步测算,运营大集中后,精简柜面人员大约为50%-60%。建议支行将部分柜面人员充实到二级分行运营部门,对业务量大的支行建议保留3名运营人员。二级分行运营部门在人员调度、重控核查、窗口监督、岗位培训等方面要实行一体化管理、集约使用。
(二)清理规范同业和内部账户,严控道德风险。
农发行同业、工会、党费、经费等账户开户要实行严格审批,原则上在农发行行内开立,实行专人管理,分人按时核算,定期进行审计。同业账户坚持“非必要不开户”,原则上一个支行只能开立一个他行同业账户,该账户主要用于代理现金,实行资金限额管理或零余额管理,大额现金支取采用预约模式,其开立和变更都要进行风险评估,并且设置两个操作员管理账户。本行缴税等业务要通过农发行财税库银业务系统办理。
(三)优化账户管理,提升客户自身防风险能力。
一是优化对客账户服务,方便支付结算。实行差异化服务,简化高附加值客户开户流程,开户资料实行电子签。账户服务要全流程,跟踪账户生命周期,实行“星级”服务。对开立预算内专用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要严格执行核准制实行开户许可。对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非预算内专用存款账户实行报备制的,也要按照规定收集必要资料。要加强前后台沟通衔接、加强核心系统外联、整合纸质开户协议,优化企业开户流程环节。二要清理冗余账户。对账户清理要规范一致性处理。对开户不规范的要补充资料;对长期不动户、久悬户分类管理,不符合要求的账户要及时销户,减少系统冗余;对违规开户的要及时整改撤销。
(四)运用好支付结算工具化解渠道风险。
一是用好电子银行服务。提高企业使用电子银行办业务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电子渠道业务覆盖率、替代率。要加强对企业使用电子银行的回访,及时获取客户体验反馈,改进电子银行服务。二是用好资管平台。大型企业集团客户具有众多下属企业,有资金存管需求的,要为他们提供定制化服务。目前资管平台已开发并上线资金归集和虚拟账户服务,为企业定存和理财提供了可能。
三是用好扫码收单。扫码收单业务对粮食批发、购销、零售门市业务的大中小企业都提供了便利,有利于提高资金归行率,要解决好手续费问题。四是用好银企直联业务。大型集团客户跨区域资金管理并入农发行网上业务系统,与农发行实现数据直通,此项业务对总部集团客户具有良好适用性,要提高企业使用意愿。五是引入新的系统和渠道。用好财税库银系统,增加资金流,实现资金闭环管理,提高客户忠诚度。对接并积极引进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提高服务客户能力和水平,用科技手段防控化解操作风险。
(五)严格重控管理减少风险发生环节。
一是精简业务印章用印系统控制。不属于重控管理的业务印章及时出库,不再由柜面人员保管;网点业务量少、长期不使用的印章上收至二级分行保管,遇有业务发生时发至保管行使用;网点日常业务需使用保管的印章,通过定制交易驱动印控仪加盖印章。公用用印严格审批流程,需经有权审批人审批同意。二级分行定期检查公用用印情况。
二是减少网点重要空白凭证保管量,二级分行留存凭证按全辖一年所需用量控制。三是强化重要物品保管。落实库房及保险柜钥匙保管人员,严格执行单边管理、单线交接的要求。同业账户网银只开通查询、对账功能,同业UK纳入重要物品管理,分别由柜员和柜面主管保管,分管分用,密码定期更换,遇同业账户管理人员变更及时更换同业UK或密码。四是做好各操作系统密码管理。各系统账号实名使用,每个系统用户对应的用户号必须本人专用,用户密码要定期更换。遇人员岗位调整及时变更系统操作权限。
(六)强化内控检查辅导完善风险监督制度。
一是规范运营检查辅导。对网点业务运行建立在运营大集中系统的刚性控制之下,实时进行运营监督,规范现场运营检查辅导监督。二是运营辅导检查重点是职责分离和重控制度执行。重控主要检查实物保管是否分管分用、单线交接;职责分离重点检查岗位是否不受监督地使用需分离的另一岗位权限。三是建立“飞行”检查制度。设置运营检查辅导专岗,配置专职检查人员。给予检查现金、重控权限。采取随时换岗、临时补岗等方式,不定期、不定时、不打招呼进行运营检查和重控核查。对违规行为进行负面清单管理并加强问责。四是发挥合规专员作用。
结语
各行合规专员要协调管好运营内控,加强员工异常行为排查,防止“带病”人员、“带病”操作进入流程环节。
内控管理师(ICM)”着力解决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专业知识不足,内控管理专业人才匮乏的共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