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51 0105 1188

浅谈内控思想在建筑工程企业中的管理实践

2022-05-24 08:18:13

浏览量

image.png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控制经营风险、实现经营目标而制定的各项政策与程序。建筑工程企业具有其行业特点,建设健全的内控体系尤为重要,健全的内控体系不仅有助于企业遵守国家的方针政策,还能有效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和收入,使企业健康长远的立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

内部控制整体架构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项要素构成。内部控制按照控制内容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按照控制内容分为预防式控制和侦察式控制,按照控制地位分为主导性控制和补偿性控制,按照控制时序分为原因控制、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各种类型的内部控制,在实际工作中多是交叉存在的。同一种内部控制措施,在不同划分标志下,也可转化为不同的类型形态。

以战略为核心的组织设计必须为实现企业的战略任务和经营目标服务,组织结构和功能的设置应保证战略的有效实施,因此组织设计要遵循的原则包括: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权责利对等原则;

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

精简高效原则;

执行和监督分设原则;

专业分工与协作原则等。

上述原则与内控设计的相关原则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内控设计原则中的相互牵制原则与组织设计中执行与监督分设原则,成本效益原则与组织设计中精简高效原则有着异曲同工之意,再如协调配合原则、岗位匹配原则、整体结构原则等均与组织设计原则有密切联系。

内控思想在建筑工程企业实施采购过程及相关组织设计中运用是极为关键的。采购流程一般涉及采购计划、申请采购、审批申请、签订合同、实施采购、验收入库、付款等几个环节,即内控在内容上会涉及采购计划管理、申请与审批控制、采购业务实施过程中的控制、验收入库的控制、款项支付控制和账务处理控制。按照业务流程进行的顺序则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及事后控制。事前控制主要包括采购预算,采购人员管理计划的制定以及申请程序的审批,这是对整个采购与付款业务流程的全面把握。通过有计划的开展预算、审批等工作促进采购与付款业务效率,同时降低业务流程中的潜在风险。其中,采购预算控制涉及权责划分,过程中要坚持对称信息的原则,坚持谁需要谁申请,而非由一个部门统一制定。

建筑工程企业采购管理从职责分解、工作程序、岗位职责等方面符合内控要求,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推动职责分工明晰、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管理合理,在保障企业物料正常供应的同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再如,整个采购过程中涉及到的采购部门主要负责采购的实施,财务部门主要负责付款,其他部门提出的采购申请、仓库部门的验收入库等之间均需要相互衔接配合,这也是内控思想权责明晰在组织设计上的体现。根据内控思想中相互制衡原则在进行组织设计时,会将业务授权与执行职务相分离、业务执行与记录职务相分离、业务授权与财产保管职务相分离、财产保管与记录职务相分离、记录总账与明细账职务相分离、经营责任与记账责任相分离、财产保管与财产核对职务相分离,对一项经济业务处理的全过程的各个步骤也要分派给不同的部门和人员来负责。

建筑工程企业典型不相容岗位分离如项目建议、可行性研究人员与项目决策人员分离;项目实施人员与价款支付人员分离;概预算编制人员与审核人员分离;竣工决算人员与审计人员分离等。

建筑工程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和实施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失败和缺乏风险管理可能产生竞争失败、经营中断、法律诉讼、商业欺诈、无益开支、资产损失、融资失败、决策失误等后果。因此建立合适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和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建筑工程企业在建立与实施工程项目内部控制过程中,应强化对关键方面或关键环节的控制。例如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科学合理,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明确规范;工程项目的决策依据应充分适当,决策过程应科学规范;概预算编制的依据、内容、标准应明确规范;竣工决算环节的控制流程应科学严密;相关的招标程序和合同协议的签订、管理程序应明确;价款支付的方式、金额、时间进度应明确等等。

在管理实践中,运用内控思想打通组织管控、组织结构优化、流程设计、权责体系、岗位设置、绩效考核等不同管理模块的通路,有利于防范企业风险,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作者:安轶文



内控管理师(ICM)”着力解决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专业知识不足,内控管理专业人才匮乏的共性问题。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