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51 0105 1188

四川省财政厅:突出“一二三”工作重点 切实提升财政内控质效

2021-12-22 09:40:36

浏览量

  四川省财政厅将内控建设作为规范权力运行、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通过增强一个核心、夯实两项基础、强化三向支撑,聚焦关键、精准发力,不断深化财政内控建设,着力提升内控工作质效。

  一、增强一个核心,凝聚内控思想共识

  厅党组一直将内控建设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及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要保障,主要厅领导亲自部署推动,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围绕贯彻落实刘昆部长“扎紧‘制度笼子’推动内控从‘立规矩’向‘见成效’转变”的重要指示,着力解决“为什么控”“控什么”“如何控”“怎么评”“没有控住怎么办”5个方面的问题,推进形成制度健全、执行有力、监控严密、持续有效的内控体系。为强化对内控工作的统筹谋划,切实把好“方向盘”,建立了厅长、党组书记任内控委主任,厅党组成员任内控委副主任,预算处、预算绩效评价中心等12个处室(单位)负责同志为内控委委员的内控管理架构。同时,坚持上下“一盘棋”,采取多种手段凝聚全体干部职工内控思想共识,提升风险防控意识与内控责任意识,形成上下同心、齐抓共管的良好内控氛围。

  二、夯实两项基础,筑牢内控建设根基

  一是出台内控总体规划,夯实内控体系基础。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内部控制的意见》从健全制度体系、建立执行体系、强化执行监督、推动管理链条向纵深延展、加强组织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了21条具体措施,在有效防控核心业务风险的基础上,将内控横向扩展到政务运行、机关建设等领域,纵向延伸到市县财政部门、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和单位以及财政作为出资人的单位,力争风险防控全方位、无死角、全流程、全覆盖。

  二是梳理风险目录清单,夯实风险防控基础。在系统梳理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深入挖掘财政内控工作的薄弱环节的基础上,形成《财政内控风险目录(2020年版)》,将财政风险分为6大板块19个领域75个方面,明确内控内容和重点,落实牵头责任处室。并按照权力相对集中、直接面向企业、涉及国家秘密、负面影响较大的原则,筛选出涉企资金分配、国库现金运作、政府债务限额核定、干部选拔任用等24项高风险业务,形成《高风险业务清单(2020年版)》,为内控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三、强化三向支撑,推动内控落地见效

  一是强化内控制度支撑。根据近年来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结合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变化,按照《财政部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要求,启动内部控制基本制度修订工作,对内控目标原则、方法内容、监督报告等进行完善。同时,进一步健全相关内控制度,结合我厅实际,逐步构建以基本制度为基础,覆盖党风廉政、预算资金、债务金融、综合业务、运行保障、人事教育6大风险板块的专项内控办法,覆盖关键环节的24个高风险专项内控办法和所有处室(单位)内控操作规程组成的内控制度体系。

  二是强化执行监督支撑。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以内控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为抓手,逐项检视处室(单位)履行职责情况,突出对近期巡视、巡察、审计及内部监督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跟踪督促。创新工作方式,通过全面自查、系统评估、结果通报,增强全员监督、全流程监督意识。强化检查结果运用,根据自查评估情况,增加重点检查对象,将自查走过场、反映问题不全面的处室(单位)纳入重点检查范围。并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在全厅范围内推进整改,一方面通报共性问题和容易忽略的事项,另一方面将相关情况纳入厅机关年度培训以及绩效考核内容,作为评选先进和干部考核任用的参考依据。

  三是强化信息化支撑。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为契机,探索将内控流程和控制措施固化融入业务系统,通过增设监督功能模块等手段,实现信息查询、统计分析、预警督办等功能,力争做到实时在线监控。在办公平台开设财政监督专栏,通报内控工作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等,不断传导压力,提升内控实效。



“内控管理师(ICM)”着力解决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专业知识不足,内控管理专业人才匮乏的共性问题。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