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对权力运行制约监督的必然要求,是推进财政科学管理有效途径。湖北监管局将属地中央预算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作为部门预算监管的重要内容,以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审核为抓手,综合运用日常监管和专项核查成果,切实提升属地中央预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质效。
一、党建引领推动,筑牢工作根基
一是认真领会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湖北监管局认真传达学习财政部内控委会议精神和蓝佛安部长讲话要求,深刻认识强化内控建设对全面从严治党、财政科学管理、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着力提升做好自身内控建设的主动性,切实增强促进属地中央预算单位内控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结合学习教育,优化工作理念。湖北监管局认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通过一体推进学查改,将改进工作方法、为基层减负、提升监管成效等整改举措切实落实到属地中央预算内控报告编报审核工作中,减少工作布置、资料报送等环节,充分运用信息系统和日常工作掌握情况,提升工作效率。
三是党建业务融合,形成共建合力。结合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内控建设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赴中南民族大学围绕内部控制建设专题开展联学,增强对内部控制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营造齐抓共管、同向发力的良好氛围。
二、系统谋划部署,构建工作机制
一是明确工作计划,坚持一体推进。将属地中央预算单位内控报告编报审核工作作为财会监督的有效抓手,纳入部门预算监管年度工作计划,确定“科学统筹、重点突出、服务改革、协同联动”监管思路,服务部门预算改革,推动财会监督相关要求落实落地。
二是制定工作方案,科学组织实施。局领导坚持靠前指挥,提出“加强政策学习、优化工作统筹、强化成果运用、提升工作成效”的工作要求,强调内控审核重点包括思想是否重视、制度是否健全、机制是否顺畅、成效是否明显,重点关注内控建设在保障严肃财经纪律、坚持过紧日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方面的作用是否发挥。监管二处牵头制定《在鄂中央预算单位2024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审核工作方案》,监管二处、监管三处、监管四处各司其职,协同完成。
三是注重学习培训、夯实审核能力。组织有关人员参加“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网络培训班”,掌握编报要求和系统操作。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学习《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等相关制度规定,厘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
三、立足科学管理,确保工作成效
一是信息系统赋能,确保线上审核全覆盖。充分运用财政部统一报表平台,对属地中央预算单位内控报告上报情况进行梳理,对未编报单位核实具体原因。聚焦单位层面内控建设、业务层面内控建设、信息系统层面内控建设三个方面,对内控报表中每一项内容及相关佐证资料进行逐一审核,深入了解在鄂中央预算单位内控工作开展情况,全面核查填报内容的真实性和规范性。
二是日常监管助力,确保现场核查有重点。结合在线审核情况、财会监督专项工作以及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需要,选择4家单位开展现场核查,紧盯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六大经济业务领域,全面核查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内控风险评估和内控评价开展情况。
三是工作方法提效,确保促进科学管理。利用“一张清单”分析编报情况。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设计《内部控制报告质量审核记录表》,对每个单位编报情况进行整体画像。利用“六个步骤”研判运行情况。坚持问题导向,既对共性问题作整体把握,又根据单位特点进行具体分析,通过核对佐证材料、数据穿透式比对、电话问询、反馈核实、现场查阅资料等方式,按照“审核—分析—反馈—核实—核查—评估”六个步骤,综合研判属地中央预算单位内控体系建设和内控机制运行情况。利用“三个结合”推进科学管理。结合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严肃财经纪律专项检查、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等重点工作任务,从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审核的视角查找存在的问题,从查找出来的问题检视内控体系建设存在的漏洞,通过协同监管,以高质量部门预算管理提升财政科学管理的系统化、精细化、标准化、法治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