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400 689 0958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权责制约机制及报告填写示例

2024-04-21 08:35:41

浏览量

621dae8fd56cf.png

01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立与完善对策

财务内控管理对事业单位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前一些转型中的事业单位在财务内控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良性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构建规范化的管理方式,从而能够更好地解决各种财务问题,保障单位内部的资金安全,确保事业单位的稳定持续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提升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及管理效率

通过在事业单位中构建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对涉及的经济业务认真梳理。严格依照规定设置相应的岗位,针对岗位中存在的风险以及漏洞等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同时针对各个风险点制定应对措施,从而将各种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能够在提升财务管理效率的基础上,降低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问题,避免腐败问题。

(二)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通过构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能够在事业单位开展重要经济项目之前,邀请专家团队对项目进行相应的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避免事业单位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由于投资失败导致的财产损失。此外,事业单位财务部门需要对两年内未使用完毕以及结余资金上缴财政部门,将存量资金上缴财政国库部门使用,能够极大地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资金的利用率。

(三)避免事业单位贪污舞弊问题的发生

通过构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点进行有效的控制,加强对过程的管理,从而能够极大地降低事业单位人员贪污舞弊问题的发生。例如,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根据相关的管理制度,要求其必须依照政府采购程序开展工作,并有财政局直接给供应商结算货款,避免了经办人在支付过程中与供货商串通的问题。

二、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一)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意识

在建立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中,为确保内控管理制度的有效性,需要提升相关人员对内控管理的重视程度,强化自身的内控思想。此外,还可以将内控制度与绩效考核相结合,使其充分认识到在财务管理中,内控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加强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从而构建完整化的内控体系,并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教育,使其对自身的责任与义务有更加清晰的认知,意识到加强内控管理的重要性,从而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出谋划策,确保制度建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在对财务人员进行内控管理培训中,需要加强相关人员的思想建设,引导工作人员树立良好的品德修养,对待工作能够更加认真负责,确保内控力度的加大以及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顺利落实。

(二)建立健全联动制度

在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完善中,企业联动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主要的环节之一,能够促使各项工作分工的优化,确保财务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在建立健全联动制度上,需要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管理特点,建立明确分工的联动机制,构建专项内控方案与流程,建立内控制度并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

在保证各个部门处于自由、平等的交流沟通状态,充分调动各个部门在参与联动机制创建中的积极性,实现对事业单位的调节与联动化处理,促使内控管理制度能够在实际工作运行中充分地发挥作用。此外,构建完善的联动制度能够极大地降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避免贪污腐败等问题的发生,从而极大地提升事业单位的社会公共服务质量水平。

(三)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

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还需要加强财务内部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

首先要求事业单位能够为内控管理人员提供系统化的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管理水平。事业单位对内控人员的道德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会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的效果,如果内控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较低,缺乏责任意识,则非常容易出现贪污、受贿等影响单位效益的行为,因此,在培训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财务内控管理人员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视。

其次,事业单位在财务内控管理人员的招聘当中,应当提升人员的准入标准,通过创建相应的激励制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到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中,进一步提高内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其三,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人才的审核,构建完善的奖惩制度,对于工作积极性较高、具有突出表现的财务内控管理人员应当给予相应的奖励,而对于工作消极、懈怠的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其的思想道德水平教育和引导。

并予以一定的处罚,促使其能够自觉地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更加认真地投入工作,确保单位资金管理的安全性。财务管理人员是内控制度的主要执行者,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会直接影响到内控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以及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因此,在对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中,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与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视,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进一步确保事业单位资金的高效使用,避免发生贪污腐败等问题。

(四)创建良好的财务内控环境

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应当加强对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视,在单位内部营造出良好的财务内控环境,根据单位自身管理的实际需求,以全局观统筹兼顾各方面的要求,从而促使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在单位中得到更好的推行,提升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构建速度。可以结合单位业务流程的实际情况,明确其中容易失控的环节和流程,确保财务内控制度能够全面覆盖事业单位的各项活动中,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管理与控制。

此外,事业单位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相应的财务内控目标,及时对工作人员开展相应的内控培训工作,使其对当前的内控管理状况有清晰的认知,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认真、负责地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工作能够更加顺利。

02

内部控制业务工作职责分离情况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内部控制有八种控制方法,其中包括“不相容岗位相分离”,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就是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业务工作职责分离的目的是将单位内部不相容的岗位和职责进行合理的划分和隔离,以防止个人或少数人滥用权力,造成损失或违规行为。

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业务工作职责分离的原则及方法

(一)以业务流程为基础,按照业务活动的性质和特点,确定不相容岗位和职责。

根据业务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将不相容的岗位和职责进行合理的划分和隔离,以防止个人或少数人滥用权力,造成损失或违规行为。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

具体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横向分离:

将同一业务流程中不相容的岗位和职责分配给不同的部门或人员,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关系。例如,财务管理中的收款、出纳、记账、审核等岗位应该由不同的人员担任。

2、纵向分离:

将同一岗位或职责中不相容的环节或操作分配给不同的层级或人员,形成上下级监督、授权、审批的关系。例如,采购管理中的需求申请、采购计划、采购执行、验收入库等环节应该由不同的层级或人员负责。

3、功能分离:

将同一业务活动中不相容的功能或角色分配给不同的部门或人员,形成专业化、协调化、平衡化的关系。例如,项目管理中的项目策划、项目实施、项目监督、项目评价等功能应该由不同的部门或人员承担。

(二)以风险评估为导向,根据风险程度和影响范围,确定分离的程度和范围。

风险评估分离岗位和职责的具体方法,是指根据风险程度和影响范围,确定不相容岗位和职责的分离的程度和范围,以防止个人或少数人滥用权力,造成损失或违规行为。风险程度和影响范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1、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指某一风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概率,可以根据历史数据、专家意见、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估计,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2、风险发生的后果:

指某一风险对单位的经济利益、声誉、法律责任等方面造成的损失或影响,可以根据财务数据、市场调查、法律规定等方法进行估计,一般分为重大、较大、一般三个等级。

3、风险发生的敏感性:

指某一风险对单位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程度,可以根据政策变化、市场竞争、社会舆论等因素进行判断,一般分为敏感、中等、不敏感三个等级。

根据以上三个方面对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可以得出风险的总体等级,一般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个等级。根据风险的总体等级,可以确定不相容岗位和职责的分离的程度和范围:

(1)对于高风险的岗位和职责,应该实行严格的分离,即同一业务流程中不相容的岗位和职责应该由不同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并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关系。例如,财务管理中的收款、出纳、记账、审核等岗位应该由不同的人员担任。

(2)对于中风险的岗位和职责,应该实行适度的分离,即同一岗位或职责中不相容的环节或操作应该由不同的层级或人员负责,并形成上下级监督、授权、审批的关系。例如,采购管理中的需求申请、采购计划、采购执行、验收入库等环节应该由不同的层级或人员负责。

(3)对于低风险的岗位和职责,可以实行灵活的分离,即同一业务活动中不相容的功能或角色可以由同一部门或人员承担,但要形成专业化、协调化、平衡化的关系,并接受其他部门或人员的监督。例如,项目管理中的项目策划、项目实施、项目监督、项目评价等功能可以由同一部门或人员承担。

(三)以制度规范为依据,明确各岗位和职责的权限、职能、责任和考核标准。

根据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原则和要求,制定合理、完善、统一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各个部门或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权限、工作职责和工作考核进行明确的规定和指导。

以制度规范为依据,明确各岗位和职责的权限、职能、责任和考核标准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单位的内部控制现状,识别存在的风险和问题,确定需要改进或完善的方面。

第二步,确定内部控制目标,明确各个部门或岗位应该实现的预期效果,如保障资产安全、保证信息真实、提高经营效率等。

第三步,制定内部控制原则,确定各个部门或岗位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则,如权责分配、权责分离、监督检查等。

第四步,编制内部控制制度,具体规定各个部门或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权限、工作职责和工作考核等方面的要求和标准,并形成书面文件。

第五步,实施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培训、宣传、督促等方式,使各个部门或岗位的人员了解并遵守内部控制制度,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价。

(四)以监督检查为保障,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定期对分离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通过内部和外部的监督手段,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业务工作职责分离的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以发现和纠正分离不到位、不合理或不规范的问题,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和效率。

以监督检查为保障,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定期对分离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内部监督:

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级管理者或专门机构对下属部门或人员的业务工作职责分离情况进行持续或定期的监督和检查,包括自我评估、上级检查、内部审计等方式。内部监督应该遵循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及时反馈、持续改进等原则,及时发现和解决分离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2)外部监督:

指行政事业单位外部的上级主管部门、审计机关、社会中介机构或公众等对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工作职责分离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和评价,包括外部审计、专项检查、社会评价等方式。外部监督应该遵循独立性、专业性、公开透明、问责追责等原则,客观评价和反馈分离效果和问题,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改进内部控制。

二、行政事业单位不相容岗位情况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业务领域是指六大业务:预算、收支、采购、资产、建设、合同。

1、预算管理

预算业务管理不相容岗位包含:

(1)预算编制与审核;

(2)预算审批与执行;

(3)预算执行与分析;

(4)决算编制与审核。

2、收支管理

收支业务管理不相容岗位包含:

(1)收款与会计核算;

(2)支出申请与审批;

(3)支出审批与付款;

(4)业务经办与会计核算。

3、采购管理

采购业务管理不相容岗位包含:

(1)采购需求提出与审核;

(2)采购方式确定与审核;

(3)采购执行与验收;

(4)采购验收与登记。

4、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不相容岗位包含:

(1)货币资金保管、稽核与账目登记;

(2)资产财务账与实物账;

(3)资产保管与清查;

(4)对外投资立项申报与审核。

5、建设项目管理

建设项目管理不相容岗位包含:

(1)项目立项申请与审核;

(2)概预算编制与审核;

(3)项目实施与价款支付;

(4)竣工决算与审计。

6、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不相容岗位包含:

(1)合同拟订与审核;

(2)合同文本订立与合同章管理;

(3)合同订立与登记台账;

(4)合同执行与监督。

综上,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业务工作职责分离情况分析,结合行政事业单位不相容岗位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分析单位的业务流程,识别存在的不相容岗位和职责,按照内部控制规范进行合理的分离和隔离。

二是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个部门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规范各个业务活动的操作流程和标准。

三是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通过内部和外部的监督手段,对分离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评价,发现和纠正分离不到位、不合理或不规范的问题。

四是持续改进内部控制,根据监督检查的结果和反馈,及时调整和完善分离措施,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和效率。

03

内部控制报告填写要点示例

经验、问题、计划和建议

一、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填写单位在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做法,以及在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业务领域中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后取得的成效,需逐条填写。

二、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

填写单位在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单位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纪检、巡视、审计、财政检查等外部检查发现的与本单位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经济业务领域相关的内部控制问题,也应一并反映,需逐条填写。

三、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填写基于本年内部控制建设的经验及问题总结,单位对于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意见或建议,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内部控制建设的组织形式、基本方向、建设难点等内容,需逐条填写。

四、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成效

1、领导重视,全员参与。重视的具体做法一是宣传,因为内部控制环境是内控建设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我们能过会议、单位官网、政务宣传栏等多渠道对内控工作进行多方位宣传;二是全员培训,通过培训达到单位负责人意识到自己需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第一责任的意识,也让全体教职工认识到内控不仅仅是财务的事情,而是整个单位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通过内控来规范各各项业务,我们针对内控的实施组织了多次全员培训,以提高全员实施内控制度的意识。

2、落实监督考核机制。成立由局办、校督导室或监察部门牵头成立内部专职监督部门,让监督评价机制落地。我们将内控的实施纳入学校绩效考核,以达到通过监督考核以促进各部门各业务具体责任人规范实施各内控流程。

3、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内控管理。2019年投入20万元请外部专业公司建立学校内部控制系统,购置了预算、收入、支出、合同模块,并通过培训会议进行了全员培训,各项经济业务实际线上规范审批,提高了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

五、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1、未合理完整确定开展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指标。各科室、各专业部门对本部门的风险认识只停留于常见事项,所采取的风险控制程序、制方法、控制措施及其有效性等都有待提高。

2、未合理完整确定开展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指标。各科室、各专业部门对本部门的风险认识只停留于常见事项,所采取的风险控制程序、制方法、控制措施及其有效性等都有待提高。

3、各部门内控管理工作配合及协调及领导关注力度都有待提高。在现实工作中,单位只重视主营业务,不够重视内控管理,人力财力投入严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