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管理是公司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的合同管理,可以减少经营失误,提高经济效益及依法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降低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因合同引起的法律风险。实施有效的经济合同审核是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内部审计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
下面给大家简要介绍合同各阶段的主要风险点:
合同准备阶段
该阶段的风险主要有:
1、需订立合同的经济事项未订立合同;
2、重大合同未经集体研究决策;
3、签订合同前,未充分了解合同相对人是否具有签约资格、履约能力等情况。
合同起草阶段
该阶段的风险主要有:
1、对合同的实质内容把关不严;
2、对对方应履行的实质内容以外的其他相关事项未进行恰当的约定,如保密约定、违约责任、税率执行政策等。
合同会签阶段
该阶段的风险主要有:
1、合同未按规定流程会签审批 ;
2、与合同签署相关材料不齐全,比如盖章的报价单、商务谈判纪要、招投标文件等;
3、会签部门职责不清、把关不严,致使合同的合法性、严密性、可行性等方面存在瑕疵;
4、部门或个人未经授权或超权限对外签订经济合同;
5、印章管理不规范。
合同执行阶段
该阶段的风险主要有:
1、合同监督缺位,未对合同执行情况予以跟踪,导致合同出现履约风险;
2、未按规定对合同履行中重大变更或中止、解除合同签订补充协议;
3、未按约定内容结算,如履约期限、价格、地点和方式等 ;
4、发现违约行为,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和恰当追究对方责任。
合同归档阶段
该阶段的风险主要有 :
1、合同未及时登记台账;
2、合同原件未及时整理归档;
3、归档合同与具体执行合同不一致;
4、合同归档与合同款支付岗位未分离;
5、合同考核、责任追究制度缺失,致使合同执行效果不理想甚至造成企业损失。
上面对合同各阶段的风险进行了简要描述,那么合同管理审计中最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展开描述五点常见的合同问题~
01
合同签订滞后
实际业务中双方已经履行合同的部分义务,而合同未经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合同处于效力待定状态,一旦出现争议,没有合同约束。
02
约定的付款期限不合理
合同中对于付款期限的约定不合理,比如约定合同签订后三日内付款。设定付款条件和付款时间时,务必要考虑到财务付款的可操作性,严禁将无法完成的义务写入合同。
03
对于违约责任约定不充分
对货物未能按期交付的违约责任未做约定,比如货物到达买受人的时间比合同约定的交货日期迟到一天,应当写明约定的违约金数额、比例及计算方法等。违约责任的设定能够有效约束和督促乙方按时、按约提供合法合规的发票,同时也能够有效规避乙方违约情况下甲方的经济损失、降低可能产生的诉讼成本。
04
合同的变更未能形成书面证据
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或解除合同,但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应体现为书面形式。
05
对合同价格和税务条款不明确
增值税为价外税,应当在合同中就合同价款是否包含税金做出明确约定,避免后期产生争议。
合同价款需明确合同含税总价、合同价(不含税部分)及税款金额,如果签订含税价款,一定要附加发票类型(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增值税普通发票)和税率的限制,否则对项目成本影响很大;如果签订的是不含税价,企业将根据发票类型,决定付款金额。
本文来源:综合互联网
内控管理师(ICM)”着力解决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专业知识不足,内控管理专业人才匮乏的共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