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内控是财政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提高财政治理效能的重要举措。部党组和部内控委明确要求,充分认识财政内控的重要意义,坚持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充分发挥财政内控的积极作用。四川监管局高度重视内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部党组决策部署和部内控委工作安排,着力从深化内控认识、健全内控制度、强化内控执行上下功夫,不断推动财政内控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坚持学习领会,深刻认识内控工作的重要意义
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红线意识、树牢底线思维,立足财政监管主业,“一盘棋”谋划、“一张网”布局、“一股劲”落实,凝聚“人人学内控、人人讲内控”的思想共识。一是学思结合,筑牢深化内控之魂。局党组深入学习领会部内控委2022年年度会议精神和相关文件精神,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内控工作。局内部控制委员会在局党组领导下,对全局内控工作作出安排布置,切实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不断深化全局干部对财政内控的根本性、重要性认识,增强做好财政内控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同时,要求全局干部保持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在财政监管工作和日常生活行为中始终做到心中高悬纪律明镜,胸中常怀规矩尺度。二是以上率下,打造深化内控之势。坚持把内控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发挥领导班子“头雁效应”,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全局干部。处室负责人履行“一岗双责”,带头把自己摆进去,带头自我革命,带头转变作风,紧盯全局内控工作的薄弱环节、易发问题,认真“把脉”,仔细“开方”,形成局领导抓全局、办公室抓协调、处室抓日常、内控办抓督导的内控管理格局。三是全员参与,形成深化内控之效。坚持全员参与、整体成势的原则,将全局在编、借用挂职干部纳入管理范围,形成内控认识深化—内控制度执行—内控风险事件处置—审计监督问题整改的闭环管理链条。利用支部书记讲党课、主题党日活动、观看警示教育片,结合上级点、互相帮、集体议等方式,针对性开展内控制度、操作规程宣传教育,引导全局干部将守纪律、讲规矩的要求贯穿于财政监管和内部管理全过程各方面,将内控制度转化为内控成效。
二、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体系
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财政内控摆在全局工作突出重要的位置,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坚持问题导向,以制度完善推进职责落实,推动内控工作从面上推进向重点突破转变,从立规矩向见成效转变,保证内控工作见真章、出实效。一方面,有的放矢,动态完善制度。对标《财政部法律风险内部控制办法(2021年版)》《财政部监督评价局(内控办)2022年工作要点》各项规定,结合其他司局内控制度建设经验,针对内控执行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局内控委多次专题研究修订专项内控办法、内控操作规程等。今年以来,对《财政部四川监管局内部操作规程(2020版))》中的14个规程进行了修订,新增《银行账户管理操作规程》《中央财政直接支付审核操作规程》《直达资金监控工作内部控制操作规程》等重要内容,进一步建立权责明确、运行有效、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控制度体系,使内控制度成为指导业务工作、约束财政干部的标尺。另一方面,紧盯关键,强化重点监管。对标《直达资金监控工作内部控制操作规程》《中央财政非税收入征管工作内部控制操作规程》,规范征管范围、征管内容、审核程序等环节,重点对资料审核、直达资金日常监管锁定的疑点问题进行核实,确保审核全面、精准、高效。针对中央财政非税收入征管业务风险事件类型,以及请示报告、新闻采访、公文运转等制度执行的薄弱环节,提出风险点,明确风险等级和责任主体,并制定相应防控措施。
三、坚持靶向发力,推动内控工作向纵深发展
内控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四川监管局时刻绷紧内控弦,坚持靶向发力、精准施策,坚持制度执行不留后门、不开天窗,做细做实内控建设“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财政监管全链条、全天候、动态化作用。一是以强化风险评估推动内控工作。按照《财政部四川监管局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局内控委就全局各处室2021年度下半年和2022年度各项业务工作在全局开展为期半个月的集中风险评估,结合每季度内控自查自评情况,深入开展自查自评问题整改“回头看”。按照类别全覆盖、项目特色化、评估多层次的原则,采取处室自评、现场抽评相结合方式,对审核类、资金监控类、内部管理等9项业务开展自评,抽选21项业务工作,发现风险点和风险关联提示14个。局内控委召开内控工作专题会议,对照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排查风险,层层压实责任,明确整改要求,较真碰硬、能改尽改,实现以评促控、以控促管。二是以强化巡视整改推动内控工作。四川监管局从讲政治的高度,推动内控建设和巡视整改深度融合,对2018年内部巡视、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全面摸排、逐条检视,聚焦重点制度是否完善、内控是否覆盖、执行是否严格,对巡视发现的作风建设、人事管理、监管业务等问题逐一整改,举一反三。为进一步督促发现的问题整改好、潜在的问题化解好,内控委坚持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双向发力,全面建立局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不相容岗位权责分离制,人、事、权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既突出对资金审核、内部管理、保密等重点工作进行考评,又注重从岗位设置、人员配备等细节把控,筑起业务风险和廉政风险隔离墙,切实发挥以改促控、以控促建作用。三是以强化纪检监督推动内控工作。探索推进纪检监督与内控管理深度融合,将政治监督嵌入业务监督、履职尽责监督全过程各方面,聚焦财政运行、财政支出、债务监管等易发高发风险隐患,常态化开展内控风险提示,紧盯重点人、重点岗、重点业务,对内抓好会议部署、局领导签批等事项督办,对外抓好部省领导指示批示跟踪等重点事项的“后半程”落实,做好内控风险预警、审核、考评工作,实行发现问题、纠正偏差、防范风险、解决问题闭环管理,确保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内控管理师(ICM)”着力解决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专业知识不足,内控管理专业人才匮乏的共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