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51 0105 1188

从建设管理公司视角,分析内控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的意义

2022-09-29 11:18:24

浏览量

image.png

前言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因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收益周期长等方面的特征,加剧了项目管理的难度。如果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管控,很容易使得潜在的风险凸显出来,进而使得项目的推进遇到困难,甚至导致项目建设失败。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过程与内部控制要素结合起来分析,识别过程中的潜在风险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是我国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但同时也是潜在风险较大的项目,对于建设管理公司的治理能力造成了一定的挑战。基于此,从建设管理公司视角,分析了内部控制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的意义、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潜在风险,并基于内部控制分析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丰富了内部控制领域的研究内容。

一、高速公路项目管理的主要风险分析

(一)控制环境存在不足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基础,无论多么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都要依赖一定的环境才能运行。控制环境与企业管理层的经营理念与风格、管理层的风险意识等方面高度相关,但我国部分建设管理公司的管理层却存在风险意识薄弱的问题,从而使得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基础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而言,一方面,我国部分建设管理公司的管理层的风险意识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实际风险类型不匹配,导致企业管理层难以有效识别相关风险。比如,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资金流动性风险是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企业管理层虽然意识到了资金风险,但却将资金风险的管控重点放在了资金使用效率方面,这种风险意识的不匹配是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漏洞的表现,会导致企业的风险预警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我国某些建设管理公司的高管风险意识相对淡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程,面临的风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如果企业管理层不能很好地识别风险,则有可能导致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造价等方面受到不利影响,增加无关成本,最终导致项目效益低下。

(二)控制活动存在漏洞

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系统发挥作用的核心环节,在现实环境下,控制活动的类型十分多样,但由于资金活动关系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中都将资金管理活动视为重要的控制活动。对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而言,较大规模的资金流动和相对复杂的资金流向,使得资金管理成为建设管理公司进行内部控制的重点方向。但从现实情况出发,我国某些建设管理公司在控制活动方面仍存在诸多漏洞。

第一,对建设项目前期管控不足。对于高速公路建设这种投入较高的大型项目而言,做好项目前期管控是保证项目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但在实际工作中,建设管理公司仍存在着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的编制、论证不够充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未能结合更多的专业知识、从更多的角度去分析建议书和报告,导致公司对项目进度、资金安排等方面的宏观把握能力不足,从而为相关风险的产生提供了空间。第二,财务管理存在缺位问题。财务管理是控制活动的重要一环,是保证资金安全与使用效率的制度。但在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管理公司仍存在着资金不合理流失、资金运用与融资活动不匹配等问题,这些都是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不足的体现,进而导致了控制活动的漏洞。第三,工程造价缺乏科学管理。工程造价关系到工程建设项目的各项资源配置,如果工程造价不科学,将会导致企业既有资源与运用资源之间的不平衡,最终导致建设项目难以推进。

(三)对控制的监督不足

对控制的监督是内部控制体系实现闭环运行的重要条件。内部控制用于识别潜在风险,而为了规避内部控制运行出现的漏洞,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体系的不足,内部控制也需要借助其他的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和内控评价就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从我国建设管理公司的现状来看,对控制的监督还需要完善。具体而言,一方面,内部审计存在着独立性不足的情况,制约了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监督的效果;另一方面,内控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的设立不全面,从而降低了对内部控制体系漏洞的识别能力,容易造成内部控制存在不足但未被识别的情况。

二、应对策略分析

(一)完善控制环境建设

控制环境与管理层的经营理念与风格、风险控制意识密切相关。我国部分建设管理公司的管理层在风险控制意识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应对策略如下:第一,在控制环境建设中突出高管风险控制意识的重要性。高管风险控制意识不足,可能与企业在控制环境建设中对风险控制意识重视不足有关,导致企业高管没有认识到风险控制意识对控制环境的重要意义。因此,企业在控制环境建设中应当采用多种指标,凸显风险控制意识的重要作用,比如构建风险控制意识与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之间的关系,以此引导高管对风险控制意识的关注。第二,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企业管理层对风险控制意识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促使其在实际工作中重视风险控制。第三,定期评价控制环境的变化。在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控制环境的影响因素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不能及时把握这一变化,可能会导致企业管理层的风险控制意识与实际的控制环境需求不匹配,导致控制环境存在不足。因此,建设管理方应当根据建设项目的不同阶段、政策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对控制环境的变化进行评价,从而更好地把握不同阶段控制环境影响因素的差异,进而更好地引导高管风险控制意识与控制环境的匹配。

(二)完善控制活动建设

控制活动的完善性是内部控制体系与具体项目实现融合的有机条件,也是内部控制系统发挥作用的具体途径。因此,面对复杂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建设管理公司需要做好控制活动建设。针对建设管理公司在控制活动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建议如下:第一,加强针对项目前期管理环节的控制活动建设。对于项目前期管理的控制活动,企业管理层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企业管理层要定期组织召开企业内部的部门联席会议,因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涉及众多的资源投入,也就涉及到部门之间的配合,企业可以通过部门联席会议充分了解部门的诉求和需求,从而为制定协调性更强的方案提供基础;另一方面,对于项目书和可行性报告的编制与分析,要注重借助外部专家的力量,从更加多元的视角进行分析。同时,企业管理层要做好授权与责任管理,将项目书和可行性报告分成不同的模块,并将不同模块的内容及责任分配给不同的部门和个人,以此增强对项目前期控制的有效性。第二,提高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程度。相比于人工控制,信息化控制具有反应灵敏、信息处理量大、受人为因素干扰小等优势。对于资金流动量巨大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而言,借助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提高内部控制严密性的同时,有利于增强对资金控制的效率,特别是可以有效排除人为因素对控制活动的不利影响,减少资金的不合理流失,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三)完善对控制的监督

对控制的监督是发挥内部控制效用的重要保障,建设管理公司可采取如下应对策略:第一,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增强,有利于内部审计人员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工作。为此,企业管理层应当注重增强内部审计组织和人员的独立性,将内部审计部门直接置于管理层甚至治理层的领导之下,同时为其配备专业人员,而非从其他部门抽调人员兼职内部审计。第二,完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在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不能过度偏重量化指标,也要适度引入定性指标作为辅助,因为某些内部控制问题难以用定量指标描述,或者存在定量指标打分较高,实则定性分析效果不佳的情况。

结语

丰富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发挥定性与定量指标的协调作用,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状况。



内控管理师(ICM)”着力解决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专业知识不足,内控管理专业人才匮乏的共性问题。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