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51 0105 1188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系统建设,充分发挥有效的管理功能

2022-07-21 10:20:57

浏览量

image.png

前言

在社会发展环境下,如果进一步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以及财务的内部管理等问题上加以分析与完善,就可以有效提高单位的综合竞争力,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得以健康的发展。在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及财务各项工作中出现的若干问题作出了研究,并对其怎样进行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和风险预防方面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对策,力求使内部控制系统充分地发挥其有效的管理功能,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国家行政事业的发展。

一、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中的问题

1、单位负责人内部控制建设意识淡薄、内部控制环境关注度不够

问题尽管很多单位都形成了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但是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与践行,在不同的单位中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有的单位觉得内部控制是对金钱和财产的控制,有的则认为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与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背道而驰的,有的单位领导在贯彻内控制度时大打折扣不深入、有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内容还不健全。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单位的领导人员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被动的开展内部制度建设,从而造成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从而不能形成有效的现代治理机制,无法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2、预算管理问题

做好预算管理工作是政府事业单位完善内控制度、预防财务风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重大措施之一。有些地方政府事业单位由于没有完善的预算管理规章制度,财务核算部门与其他部门在预算编制的全过程中缺乏合理沟通,或各部门不参与预算编制,造成成本预算的制定与执行、成本预算的管理与资产项目的管理、招投标采购活动与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活动等脱节;对新项目的成本预算编制粗糙、不细致,不能有效的进行项目预算控制。尤其近两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传播而导致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不稳定,各级财政部门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以应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从而导致各级财政预算资金紧张。所以财政要过好“紧日子”就需要精打细算,唯有增强预算管理工作的精细性,把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到真正需要的地方,才能有效发挥资金的效益。

3、财务风险防范问题

政府事业单位的资金多来源于财政部门拨付,不以盈利为目的,造成了单位财务人员对于财务风险防范的意识不高,认为保证资金使用合规合法即可,没有顾及到国家财政资金的高质量效率问题。通常只重视现金流的管理方法,而忽视各种资产、物资供应的管理方法,导致对资产、物资供应缺乏及时控制,致使国有资产闲置或流失。也有一些单位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忽视对新政策、新法规的学习,不能满足新制度下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财务管理方面的风险。

4、高层次财务人员的紧缺问题

政府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很紧缺,尤其是较高层次的财务人员,这一问题明显不利于提高单位财务的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但必须了解财务管理基本知识和掌握财会专业技能,而且还要熟练掌握相应的规章制度,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素养,而有的单位会计、报账人员等甚至都没有熟练掌握相对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也增加了会计核算方面的风险。

二、对策

1、完善单位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全面实施单位领导人责任制

单位负责人必须对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控制和有效实施负全责。所以,单位负责人必须对本单位的内控体系建立工作采取高度支持的态度,并直接参与内控体系建立过程,做好必要的人力、物力保障工作,以保证单位内控制度建立的合理实施和单位内部管理措施的有效实行。单位内必须建立内控部门或确定牵头部门。在认真落实岗位工作任务的同时,建立好财务部门与主要经营业务活动密切相关的其他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制度,积极发挥内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在单位内部控制构建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以保证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财务预警制度

一是在政府事业单位要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工作委员会,以形成对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统筹领导。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委员会必须全员参加,特别是对重大事项预算编制,要由单位的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深入协调,并针对单位实际经济情况制订全面的预算方案。二是要选用比较科学并适合本单位的综合预算方法。三是要强化预算绩效考核,建立健全预算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还可参考外国企业丰富的管理经验,把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运用在单位管理与金融风险预防管理工作中,在此基础上,开展完整的风险监测、评价与预警系统。通过横向与纵向对财务数据的比较分析,预测单位在财务工作中的主要风险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合理控制与化解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的方法。

3、强化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健全单位的财务控制制度

把内部控制制度贯彻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中,关键就是建设政治立场坚定、经济业务管理能力强、职业道德素养高、具备良好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的财务管理队伍。同时针对日趋复杂多变的经济市场环境,政府事业单位财务应当根据新时期国库资金集中收付制度的新特点,进一步强化管理人才培养,提高单位财务岗位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营造全员共同参与的内部控制氛围。需要针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实情况,认真梳理和研究单位在各种经营业务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建立健全或完善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包括单位的协商议事决策制度、关键岗位人员设置、选拨使用与轮岗激励机制,以及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等。特别是“三重一大”经济法规事项的决策和执行机制、下属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办法、资金支出标准审批办法、差旅费报销单据凭证管理办法和货币资金管理办法等内部规定,使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得以有章可循,并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真实完整。

4、加强经济活动中的财务控制,防范经济犯罪风险

首先,仔细梳理各项经济活动流程,确定每个服务的目标、范畴和内涵;然后确定服务环节,把决策、实施和监督渗透到流程中的各个服务环节,科学合理的设定职责,确定职能与分工,之后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点和判断风险级别;其次建立具体的对策措施,把单位经济活动中常发生的低效、浪费和舞弊等风险限制在单位可接受范围之内,此后针对性的建立各种内部监控管理制度,并指导单位相关人员严格执行。最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出健全的政府内部监督机制,以便于在更大程度上确保政府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而合理规避各种财务风险问题的产生,防范经济犯罪。

5、提高员工素质,吸纳高素质人才,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完善内部管理

一方面,单位要进一步强化对财务工作者的行业技术培训和教育工作,以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通过人才引进机制,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实单位人才梯次,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同时,要推进单位信息化建设,以降低或消除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工作中人为控制的影响,以共同维护单位数据安全,进而使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工作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要强化财务的内部监督力度,并通过更有效的举措来降低和避免财务管理风险,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内控管理师(ICM)”着力解决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专业知识不足,内控管理专业人才匮乏的共性问题。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