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51 0105 1188

浅谈如何实现内控与财务稽核的有效结合?

2022-05-17 12:08:22

浏览量

image.png

引言

在当前激烈的社会市场竞争环境下,加强内部管理与控制俨然成为各大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在系列的内部管理与控制工作中,财务管理至关重要,然而繁复的财务管理内容加大了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难度,出现不少财务浪费与财务漏洞问题,促使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建立更加全面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来加以防范。

实现内控与财务稽核有效结合的具体途径

1、明确财务稽核工作标准与流程

无论是企业内控还是财务稽核都是较为复杂的工程系统,涉及面广、综合性强,要想确保其顺利实施,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督力度,促进企业发展,必须首先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制定相对明确的财务稽核工作标准与流程,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方面着手,促进深度与广度的拓展,确保各部门不同岗位都能按规定和标准流程开展工作。整体来说,在制定标准时必须充分考虑内控与财务稽核二者之间的连通性,先确定内控工作标准,再完善财务稽核工作标准,方便对内控业务活动进行财务稽核。

(1)事前预警准备

纵观以往的企业管理,财务稽核工作都出现在预算管理和成本管控之后,使得财务稽核的准确性、及时性等大打折扣,造成了不少工作上的失误,影响企业的发展。鉴于此,为了避免失误现象的发生,建立事前预警准备至关重要。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各项事件都需要及时复核,在同一核算制度下完成实时监督,尤其是风险控制和风险实时必须同化,才能有效降低风险。

为此,必须创新财务稽核工作模式,将其提前至预算编制和成本控制环节,做好风险预算评估,从前期就进行动态化监督核算,对各个环节查漏补缺,加快新管理体系的形成,如建立监督平台,建立风险评估体系等,为财务稽核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2)事中完善配合

有效的风险管控必须渗入到企业内控的各个环节,因此在开展财务稽核工作时,必须引入现代化的模式和手段,利用财务管理系统来完成财务管理,同时采用专项稽核与日常稽核等交叉开展的方式来降低财务风险,实现财务稽核的高效化。结合企业性质与经营特征,甚至可以制定专门的财务稽核专项方案,由管理骨干组织,更好地配合监督机构,进一步完善财务稽核。

(3)事后防范扫尾

稽核工作需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向上级领导进行报告反馈,并提出整改防范方案,有效解决问题。稽核人员需要在事后,对稽核业务进行全面的评价报告编制,涉及稽核内容,存在的风险点,问题及解决措施等,让管理层更好地掌握企业经营发展情况,同时便于监察部门的检查。进一步明确责任范围,在信息系统中确定了关键流程,为后续价值链风险管理提供了非常坚实的基础。需要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内控为导向的信息技术,作为全面覆盖以及全面参与业务和完成过程控制、有效协作参与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审计管理体系的支撑。

2、加快财务稽核体系制度的完善

为了能够更好地确保企业财务系统在正常的秩序下的有效管理,企业需构建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财务稽核主要包括专项与日常两种形式,所谓日常稽核主要指的就是财务系统内部开展复核工作,对财务收支开展督查。专项稽核主要指的就是针对企业资产、支出以及收入等方面开展专项检查。财务稽查工作中应完善管理制度,明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实现管理规范化。企业财务稽核体制的完善,有利于提升财务稽核工作效率与质量,有利于财务稽核人员明确自身工作责任和义务,推进财务稽核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对企业内控建设至关重要。

为了最大化发挥企业内控中财务稽核的作用,务必要健全完善财务稽核体系制度,对日常财务稽核工作进行有效约束与监管。企业要结合市场环境,对所处行业的特点和自身性质进行全面分析,清楚认识面临的风险,并找寻风险控制的关键点,以拓展财务稽核业务覆盖面,实现内控常态化,向“大稽核”方向发展,能够为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创造良好的环境。这就需要明确企业内部的控制流程,以此为基础完善财务稽核工作,加大对所提交的票据、发票的稽核力度,确保其正规性。

在财务稽核制度中,要明确财务稽核的程序以及相关稽核人员的管理权限,对财务稽核的几大重要环节,如审核、批准、管控环节等都有详细的规定,针对不同的稽核人员要适当授予管理权限,让其能按照规章制度全面开展稽核工作。当然各个岗位间的相互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做好事前、事中、事后风险评估,采取相适应的风险防范,将企业生产、销售等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扼杀在摇篮里,实现财务稽核的准确、及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构建信息化财务稽核管控系统

企业财务风险和战略管理的有效开展,都离不开内部工作体系的建设、完善,而随着财务稽核在企业内控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构建内控信息化财务稽核管控系统成为重要趋势,它的稽核重点侧重资金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业务预算管理、物资管理等方面,着重对其规范性、合理性、可行性等进行审核。当然,构建信息化财务稽核管控系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逐步推进。首先,要加强企业的顶层设计。在企业内控机制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财务稽核常态化工作机制,制定技术、实施方案,建立工作机制和报告机制,让财务稽核工作在企业运营管理中真正开展。

其次,要进行试点,对企业自身关注的重点领域,重大风险和重要岗位等进行集约化风险在线监控,并实现财务、业务信息的过滤、查询、分析,形成全面完善的财务稽核库,明确稽核重点,形成较为固定的稽核规则。最后,全业务价值链的在线管控,是财务稽核系统的最终目的,对于统一的财务稽核体系构建意义重大,只有当全部的业务数据信息系统化,才能及时的分析、审核、解决、整改存在的问题,让稽核监控更加全面、系统、智能,实现全面的防线监控与防范。

4、提高财务稽核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务稽核人员在财务稽核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让他们重视财务稽核工作,必须形成一定的财务稽核意识。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新会计制度中对财务稽核人员法律职责要求的宣传与落实,来增强稽核人员的意识。同时在日常的财务稽核工作中,还要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应当不断加大新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度,以此作为配套制度加以推广,使其成为各项财务工作及内控制度的原则性导向,及时跟进内控工作,真正发挥内控在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始终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范围内开展,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财务稽核工作的合规性。

当然,企业财务稽核工作不仅仅是稽核人员的责任,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其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执行力度,只有他们高度重视财务稽核,才能带动全体人员,尤其是财务稽核人员对工作的重视,营造良好的财务稽核环境,给予财务稽核人员更多的配合与强有力的支持,实财务稽核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良好的财务稽核意识配上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卓越的实际操作能力,才是财务稽核人员的相应稽核工作效能最大化的前提条件。随着财务信息的层出不穷,财务稽核人员必须与时俱进的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才能更有效的指导财务稽核工作的开展。

结语

对不少企业而言,要想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就只能从企业内控方面进行优化,而内控和财务稽核则成为重要途径。为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最大程度结合自身业务特点、经营范围、企业规模等,结合市场发展趋势以及国家政策导向的引导,制定符合本企业发展的内控制度,将财务稽核工作提到一定的高度,企业上下要高度重视,并不断探寻加强财务稽核与内控的高度融合的有效途径,才能保证资金的安全,以此来降低企业风险,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增强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更加从容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内控管理师(ICM)”着力解决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专业知识不足,内控管理专业人才匮乏的共性问题。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