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省财政厅认真组织开展内控考核自查,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手段,从制度建设、制度执行入手,查找制度薄弱环节、补充完善制度空缺、筑牢制度保障根基,切实加强财政资金支付中的风险管控与监督制衡,努力把好财政资金支付安全关。
一是完善制度、健全机制。针对陕西“财政云”系统上线运行给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带来的变化,不断完善岗位设置、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排查内外部风险点,重新修订财政资金支付《岗位操作规程和工作规程》;建立AB岗权限移交登记制度,确保人员离岗、归岗时UKey操作权责清晰、数据可溯;建立印章使用登记制度,落实印章批准者、使用者备案制,将实物印章与电子印鉴统一规范管理。建立会计档案借阅登记制度,规范国库执行机构会计档案管理。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将内控工作嵌入业务工作各环节,使内控管理与业务变化有效衔接,形成制度、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二是建立台账、夯实责任。对“财政云”预算执行系统省本级运行情况建立动态监测台账,对重点工作建立任务落实情况台账,对日常业务办理建立日间工作台账,对经常性事务建立长期工作事项台账。同时,对照内控检查项目清单开展经常性自查,将每个事项责任到人、跟踪问责到人,确保事事有方案、事事有负责、事事有结果,做到“事前”责任压实、“事中”监督执行、“事后”落实反馈。
三是提升能力、防范风险。严格落实岗位轮换制度,加大干部轮岗力度,实现新老搭配,在激发干事活力的同时,降低内控风险。建立处室微课堂,加强人员培训,提升工作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在“管”的同时,更注重“防”。充分利用内外部监督渠道,在工作区域公示业务办理流程、设置投诉意见箱;在网络工作平台公布业务岗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及投诉电话;定期征求省级预算单位、人民银行、财政业务代理银行意见建议,畅通投诉监督渠道,增强全员贯彻落实内控制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下一步,省财政厅将继续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全面压实内控责任,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内控工作,以严格内控管理成效促进财政资金支付工作提质增效。
内控管理师(ICM)”着力解决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专业知识不足,内控管理专业人才匮乏的共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