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从某个角度来说, 其实行政单位事业管理的方法和理念与企业是有些相似的。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时也同样可以将企业内部控制的模式应用进去。首先得确定内控控制的中心、过程, 同时重视过程细节管理。其次应为内控控制进行引导指导, 可以进行对内控控制监管和考评, 总结出内控控制的方法和划分出其领域。当然, 利用推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运作说明或者实务解释等方式。但是,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虽然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和企业有一些相似, 但是在两者在实际控制目标以及业务环节等方面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所以, 我们应该从事业单位内控体系的各个环节入手, 科学合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应该体现出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 从内部控制的实行、监督评估、信息披露都应该如此。
一、在内控的设计方面, 加强对整个环节的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设计可以对企业的内控设计进行一定的借鉴。主要在监督的模式以及业务活动等方面。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的界定达到了单位和业务环节这两个层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设计和实行方面, 对其进行引导, 其次, 这个内部控制体系具有自我评估、内外监管的管理功能, 将行政事业单位的特征周全地考虑进去, 这是对过去习惯目标管理的转变。将业务环节进行细化, 细节化, 细致化, 以及对工作职责量化, 将制衡机制融入内部控制管理的整个过程, 各个环节, 把内控控制管理的灰色地带清除, 就能为整个内部控制体系注入活力, 有效率地运作执行起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离不开环节过程清晰管理这个坚实基础。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应在单位和业务上并行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除了监管经济活动防范经济风险之外, 还要落实对单位和业务两个层面内部控制的落实。在相关的法规中也重视强调了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控制, 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流程和业务, 还进行一定的规范。对于内部控制实行的规范, 只有相关法规进行引导是不够的, 还应该有一系列相对应的指导, 将内部控制落实下去。文中所指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一般具体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业务层次指导应用, 包括收支、预算、资产管理等, 主要是关注和报告相关层面的风险;第二种是单位层次指导应用, 包括了单位组织建构、决议决策、关键工作岗位及人员等, 主要是控制单位层面的风险;三是报告层次指导应用, 包括信息系统和财务报告, 主要是关注和报告相关层面的风险。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已经基本被这三种囊括了。组织结构是在进行内部控制时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此外, 在单位层面中可以通过对人员的合理配置、对应制度的建立以及统筹利用内部控制等方法将单位层面的内部控制落实到位。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首先应该提高对控制活动的重视, 还必须将各个经济活动业务环节整理清楚, 明确和掌握环节中重要的控制点, 并进行实时的监控, 防范风险的发生, 及时报告相关的信息。
三、在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评估方面, 应进行合理准确的评价环节的设计和落实
资产的安全、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资金的使用效率都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重点的内容。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对内部控制效果进行评估时, 首先要注意对内部控制设计的成效进行准确的评价, 此外, 还要将公共服务的反馈及效果作为内控绩效的标杆之一, 合理地设计评价指标。注重对这两个方面的评价, 能推动行政事业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及提高其公共形象。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评价内容包括对评价程序的规范和自我评价、报告等。
四、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方面, 加强内部审计的建设, 对实行进行规范
内部控制环境的健全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是否有建议独立的审计部门。在当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环境中, 内部的审计还未完全的独立, 自然没办法发挥出应有的职能。即使有些机构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 但是其审计部门依然从属于审计单位, 并没有完全的独立。而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甚至缺少内部审计部门, 令财务部门负责管理财务又兼职审计, 这很容易导致风险的发生。由于国家审计相关法规的内容,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内部审计部门本身缺少监管职能和职责的应有的认识, 甚至缺少这种观念, 导致审计部门没办法对单位业务进行应有的监督。单位业务活动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在对相关内部审计制度应该进行完善, 划分清楚审计的相关职责职能, 以及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 使内部控制审计得以很好实行。
五、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方面, 保证所公开的信息质量
内部控制中有几个措施是必须落实的, 促进信息的公开透明化就是其中之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还处于萌芽阶段, 关于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缺乏, 而信息披露这个环节也没有对应的引导规范。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在行政体制改革的潮流中逐渐得到完善, 自然对我国政务公开透明化要求不断提高。所以, 应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披露进行规范和适当的指导, 重视公开信息的质量。
六、结语
我国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上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行政事业单位体系的完善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是有极大意义的。这意味着要统筹各个部门的不同业务, 同时也要其进行到位的合作配合, 既需要内部制度的保障, 也需要外部相关制度的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在逐渐构建的同时, 也针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解决, 以此不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
作者: 黑龙江省齐齐*尔市机关事业保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