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51 0105 1188

宁波监管局:以内控管理提升财政监管质效

2025-02-25 08:26:47

浏览量

6461e71b8c93e.png

  开展财政内控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部党组工作部署、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的重要保障,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对权力运行制约监督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政治机关建设的客观需要。财政部宁波监管局始终把强化财政内控作为推进政治建设、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升拒腐防变能力的重要工作任务,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持守正创新,把牢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进一步推进财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以政治站位为统领,进一步明确财政内控工作的现实意义。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以政领财,以财辅政”。一是将内控管理工作作为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提升财政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局党组高度重视内控工作,认真学习领会蓝佛安部长讲话和部内控委会议精神,站在服务党中央大政方针和财政改革大局的高度开展财政内控工作,以扎紧织密制度笼子、规范自由裁量权为目标,以强化管理提高效能为使命,牢牢把握内控工作的正确方向。持续推进局内控委纵览、内控办牵头、各处室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科学制定任务清单和年度计划,利用月度办公会议时机通报内控阶段性工作开展情况和工作安排。二是将强化对权力运行监督制约理念要求融入自身的制度设计。发挥内控源头反腐的职能作用,坚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决心意志,推动办公室与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协调配合,先后制定关于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员职责作用的意见、后勤工作组长廉政报告制度等,实现内控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一体推进。三是优化财政监管工作流程,有效防范业务风险和廉政风险。对照财政部法律风险内部控制办法等专项内控制度办法,结合自身财政监管工作性质、业务范围、管理架构等,将内控运行嵌入到财政业务工作的各岗位、部门和环节,实现内控制度“制订—执行—反馈—完善”闭环管理。 

  二、以规范有效为原则,进一步完善落实常态化内控制度机制。一是聚焦财政内控培训学习。做好新修订内控制度的贯彻落实,强化内控意识,夯实内控基础。将内控工作纳入年度工作重点,与财政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2024年累计召开内控委专题会议4次,编发会议纪要4期。二是持续深化内控制度建设。全面梳理现行各项制度规定,做好制度“废、改、立”工作,汇总整理局内制度汇编,先后制定关于进一步完善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的实施意见、实施财政检查工作检查、审理、处理“三分离”暂行办法等制度办法21项,通过制度约束和流程设计来规范操作、规避风险,实现内部控制对所有财政业务工作全流程覆盖。三是完善内控操作规程体系。组织修订本局内部控制操作规程,对银行账户管理等4个章节6项内容开展新增、删除及修订,并根据自身业务开展情况,创造性建立单一来源财务报告监管工作内控操作规程,形成覆盖全面、重点突出、系统完善的内控操作体系。 

  三、以风险管理为导向,进一步做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风险防控。财政内控建设成效如何,重点业务和关键环节风险防控是重中之重、关键所在,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聚焦重点,有的放矢,防患未然。一是切实强化风险评估。结合内部、外部监督和日常管理反映的突出问题,聚焦政策制定、预算管理等核心业务,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深入查找内控隐患,做到不留死角盲区。二是持续完善防控措施。针对内控薄弱环节,系统完善防控措施,严格授权管理、优化流程控制、强化归口管理、落实不相容岗位(职责)分离,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切实提高风险防控的针对性、有效性,最大程度消除风险隐患。三是及时提示和处置风险。加强内控风险提示工作,比如风险提示清单以及内外部检查发现的问题等,第一时间提示风险隐患,避免风险隐患转化。 

  四、以推动落实为主线,持续抓好财政内控工作制度执行。一是加强对内控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通过年度综合考核、经责审计反馈结果,结合我局内控自查抽查发现问题,逐项查找不足、研提意见。坚持从严从实抓好整改,见人见事见成效,督促各处室逐项销号整改落实。对于能整改的问题,立行立改,第一时间落实;对于需要持续推进整改的问题,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持续跟进务求整改落实到位。二是优化内控考评工作。按照“类别全覆盖、项目特色化”原则,深化优化穿透式抽审和考核评价,聚焦核心业务和薄弱环节,关注高风险业务,抓实抓细专项风险防控,充分发挥以考促建,以评促控的正向激励作用,提升财政监管工作成效。三是稳妥推进内控信息化建设。持续完善局内共享信息库平台建设,逐步将内控管理覆盖到财政监管业务、单位内部管理等日常工作全过程,实现政务公开、全程留痕、责任可溯、风险可控,推动各项工作内控程序化、常态化、信息化,形成内控管理“闭环”,加强内控管理水平,提升内控监管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