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政部河南监管局内控委的正确领导下,监管一处始终把加强内控建设作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和局党组各项工作部署、构建反腐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2024年以来,构建以内控操作规程为统领,以5个专项业务风险内控办法为梁柱,各项具体业务内控管理为基座的“1+5+N”三级内控制度体系,把内控管理贯穿处内的每项具体工作中,有效提升财政监管工作质效。
一、加强学习,提升干部内控意识,拧紧思想“总开关”。
深入推进财政内控建设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2024年以来,监管一处认真落实《河南监管局内控质量提升年工作方案》,坚持第一时间传达学习财政部关于内控建设的相关文件及领导讲话精神,让内控理念入脑入心,在全处营造注重风险防控、强化责任意识、筑牢担当风格的工作氛围。处室负责人在安排日常监管工作时,首先强调内控工作的相关要求,在开展分析评估、核查、检查等工作时,先组织全体人员学习相关内控有关规定,让大家在工作中时刻增强风险意识,不断强化处内同志抓好内控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二、积极创新,完善信息系统设计,做好内控“助推器”。
有效的内控必须是对财政监管业务全链条实时动态监督。为适应“数字财政”建设要求和“大数据”发展趋势,监管一处按照局党组工作部署,以“河南监管局财政监管综合应用管理系统”开发建设为契机,全力配合局内控办做好“内控管理”模块开发建设,将内控管理贯穿“经济财政运行”模块设计全流程,做好内控工作“助推器”。通过内控制度与信息化系统相结合,实现内控制度深度嵌入财政监管业务。在经济形势分析、地方财政运行和中央收入监管业务中,对案例库、数据库等实现全局资源共享,主动与其他业务管理模块对接,实现信息数据的采集整理、汇总查询、比对分析、报表管理和风险预警共通共用,为全局开展其他监管业务提供信息数据支撑。通过信息化应用,更好发挥内控在处内各项监管业务中的指导与监督作用,有效避免财政监管业务风险和廉政风险。通过信息化赋能内控管理,做到业务管理与风险管控有效融合,持续提升财政监管现代化水平。
三、务求实效,推动内控做深做实,实现“立规矩”向“见成效”转变。
为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规范开展,提升内部管理有效性,监管一处狠抓内控执行。今年以来,每一次外出开展工作,充分做好内控管理,处室负责人坚持与工作组同志对照内控建设有关规定,对业务流程进行系统性学习和梳理,对发现的内控隐患及时整改完善。今年8月,在省外开展财会监督专项工作期间,一个月内检查组先后召开了6次现场和视频会,对工作流程、范围、内容以及发现问题定性依据等进行充分讨论,及时对标对表,通过规范的财政监管,既强化了财经纪律刚性约束,又有效树立了财会监督权威。实现让内控制度真正成为防止出错的“规”和“矩”,发现问题的“显微镜”和“放大镜”,整改问题的“鞭”和“尺”,全面推动了财政监管“量”与“质”的双提升。
四、提高站位,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党建与内控“深度融合”。
加强财政监管内控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和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有效途径。根据2024年在全党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安排,监管一处认真学习蓝佛安部长有关讲话精神,深刻领悟强化财政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意义,自觉把财政内控工作放到服务财政工作的大局中思考谋划,把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要求贯彻到处内各项财政监管业务中。通过党纪学习教育,全处同志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站位,内控理念更加牢固。截至9月底,监管一处党支部已召开集体学习、主题党日、警示教育等20多次。同时,监管一处还紧密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开展对处内正式干部、借调人员的内控业务培训,以内控制度学习为抓手,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理解内控、敬畏内控、落实内控的思想意识,充分发挥了内控工作在防范廉政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确保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为圆满完成各项财政监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24年以来,监管一处积极采取多项措施狠抓内控制度执行,提升内控管理效能,有效防范业务风险与廉政风险,确保财政监管工作顺利开展和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