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财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好监管局职能作用的重要保障。根据局内控委的统一安排,财政部湖北监管局监管一处从三方面开展内部控制自评自查,全方位“体检”,推动内控建设提质增效。
一、高站位部署,自查自评全覆盖
支部支委会专门开会研究内控自查自评方案,组织全处同志深入学习财政部内控委工作会议精神和蓝佛安部长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到抓好内控工作将提高监管局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能力,有效提升财政科学管理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同时,按照“治已病、防未病”的原则,再次组织全处干部学习近年来的违法违规案例通报,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和纪律规矩意识。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对照《财政部湖北监管局内部控制操作规程》逐项梳理处室业务,明确自查自评的对象、内容、方式和步骤。
二、聚焦关键点,全面排查无死角
聚焦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及其执行情况开展自查自评,力求做到内部控制无死角、风险防控全覆盖。自查自评工作处室全员参与,对照内控规程对业务风险、廉政风险、制度流程风险等进行交叉互查,评估风险变化情况和内控制度执行情况,根据风险点表单进行逐项自查,排查梳理出风险点和薄弱点。尤其是针对地方政府债务、地方财政经济运行、重大财税政策落实等关键业务,电话或当面征求监管对象的意见,从外部反馈情况中查找内控薄弱环节和服务提升方向。同时,结合巡视和经济责任审计反馈的问题,对处室岗位职责进行了优化调整,提高守法规、强内控、防风险、堵漏洞能力。
三、全方位整改,制度建设再升级
对于排查出的风险点,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建立内控自查整改台账,通过明确时间节点和任务安排,细化措施,做到按表推进、环环相扣,确保真改实改。此外,我们还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将“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对属地中央收入监控、到期优惠政策评估等2项内控制度进行了修订,全面、明确、规范设置内控风险等级;在处内设置督办机制,确保整改到位。同时,对处室所有业务逐一明确责任主体,完善相应防控措施,切实增强内控制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