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夯实财政资金管理工作,深入开展“清源行动”,助推“清廉楚雄”建设。按照“第一年打基础、第二年促提升、第三年创一流”的既定工作目标和部署,持续深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具体实践中,该市通过“风险评估为导向、资金管控为核心、健全体系为基础、强化执行为保障、内控考评为手段、长效整改为目标”的“六位一体”措施,全方位展开内控提升年活动,有效促进了内控工作质效提升。
以风险评估为导向,筑牢内控防线。该市195家预算单位均建立了风险评估机制,针对内部管理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特别是涉及内部权力集中的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明确关键控制节点和风险评估要求,提高内部控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各单位积极开展自纠自查,筑牢风险防线,让内控始终成为发现问题的“显微镜”和“放大镜”,更好发挥了内控在规范内部权力运行、提升内部治理水平、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以资金管控为核心,打造内控堡垒。预算是单位发展的“航标”,资金是单位运行的“血液”,该市围绕预算、收支、采购、资产、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六大业务,细化34项经济业务环节,指导各单位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打造内控堡垒,做到无预算不支出。守护了资金安全。
以健全体系为基础,夯实内控根基。该市建立了财政部门牵头组织、预算单位为第一责任主体,第三方机构专业保障的联动机制,共同推进内控建设工作。各单位2023年度对标对表建立内部制度体系,2024年度查缺补漏、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并制定或更新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包含控制目标、风险控制矩阵、业务流程图等内容。从工作内容上实现了防控全覆盖,在工作流程上实现了闭环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以强化执行为保障,实现内控目标。该市要求各单位全面执行内控,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流程规范要求开展工作,不得随意更改或简化。各单位通过定期在职工大会、工作例会上认真组织学习内部控制制度内容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内控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切实做到“宣传无死角,培训无盲区”。以实现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的内部控制目标。
以内控考评为手段,度量内控成效。楚雄市及时印发内部控制建设和执行情况考核评价工作通知,严格考核评价体系,分步采取财政实地考核和集中考核、主管部门分别考核、财政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市195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及执行情况考核评价,并及时通报考评结果。以考评度量内控成效,实现以考评促建设、促提升。2023年起,楚雄市纪委监委将内部控制建设和执行情况纳入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强化内部控制建设结果应用,为进一步推进内部控制工作发挥了明显的指挥棒作用。
以长效整改为目标,推动标本兼治。该市要求各单位扎实推进内部控制考核问题整改,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将整改任务分解到各部门,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各单位充分认识到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建立了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内控负责人有效落实、业务科室从源头贯彻执行、业务管理职能部门把好审核关口的全员内控工作机制,并结合风险评估、自我评价、内控考评及审计、巡视等发现的问题为切入点,不断优化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并强化内部控制执行力度,做到标本兼治,确保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见成效,避免内控建设和执行“两张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