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审计,尤其结合经营审计,是内部审计实务中非常重要的领域之一,也是审计发挥经营管理价值的重要领域。
通过审计,发现经营和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案,促进企业经营和管理改善。
内部审计类似医生,通过把脉问诊,望闻问切,找出毛病,分析病因,进而对症下药。
不过想要做到对症下药,或切中要害,至少要做到以下六个不放过。
一不放过:现状未查清不放过
审计结论一定是建立在对被审计对象了解清楚的基础上,很多时候审计人员对业务及管理现状都没有完全搞清楚,就下达审计结论,结果一定是被diss的难看。
内部审计要做程序合规、事实了解清楚、数据获取准确、定性确保合理,从程序到实质、从形式到内容,务必还原事实原貌与真相。
二不放过:标准未获取不放过
内部审计与咨询一个明显区别就是审计一般得要有标准,标准是判断是非的尺度,基于审计对象,找到合适的标准。
标准找到后,还要分析标准是否健全合理,然后再根据标准评估实际设计与执行情况。
但也有可能找不到经营或管理标准的情况,此时,建议按照一般管理原则和最佳实对标评估。
查找审计标准基本可遵照以下顺序:
有关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等规定;
有关国家部门、行业组织公布的行业指标;
企业已建立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已签订协议、合同及订单;
企业组织已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
企业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
同行业的实践标准、经验和标杆做法。
三不放过:影响未分析不放过
问题发生总要产生一定的后果,需要用定性或量化分析某一问题、事件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程度,如公司遭受的损失、影响的企业声誉等。
查找的问题,能够量化的尽量量化,量化的东西更能容易打动管理层,而且可以借此提高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重视程度,关键是可以便于落实审计责任。
四不放过:原因未查明不放过
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是内部审计职责所在,不仅要发现问题,而且要查清原因,做到追根溯源查清设计、制度、管理等方面源头性问题、主要原因及根本原因。
查明了原因,等于找到了造成某种结果或者引发某种事情的条件,是找到解决措施的前提。
五不放过:责任未落实不放过
审计不但要指出问题,还要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责任岗位及具体人。经常说对事不对人,但是对于失职或触犯红线等行为必须要落实责任人,体现权责统一的理念,因为只有落实责任才能服众和树立权威,才能达到惩前毖后、杀鸡儆猴的效果。
六不放过:整改未落地不放过
不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制定了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整改措施落实情况未跟踪检查不放过,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发出内部审计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