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年度报告的编报工作是加强部门、单位内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根据财政部统一部署,辽宁监管局自6月起,按工作程序组织开展2023年度属地中央预算单位内部控制报告(以下简称内控报告)编报情况的核查工作。
一、强化思想认识,开展学习培训
一是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强化认识,突出核查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全体核查人员以严谨、细致、扎实的工作态度,全面做好内部控制报告编报情况的抽查和分析评价工作。二是及时下发编报核查通知。明确提出报送要求,确保符合条件的驻辽中央预算单位“应报尽报”,并由专人负责统计收集统一报表平台上的报送资料,做好核查基础工作。三是开展专题培训。利用财政部内控报告网络培训班契机,组织参审人员了解掌握内控报告编报和评价的工作要求,集中研讨学习相关政策文件,总结往年核查工作经验,梳理核查工作要点和关键环节,为核查工作奠定基础。
二、严密有序部署,扎实推进核查工作
一是合理确定重点核查对象。依据“全面掌握,重点核查”的原则确定核查范围。一方面从上一年度重点抽查的20户单位中,选择10户单位进行“回头看”式核查,重点关注上年问题整改情况;另一方面根据日常监管实际,采取分批推进的方式,从上年未开展抽查的单位中抽选10户,纳入此次重点抽查范围,既保障了重点核查的覆盖率,又丰富了单位类型。二是做好核查准备工作。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登录财政部会计司开放的新平台,熟悉掌握平台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流程,逐户检查数据填报和附件上传情况,对数据异常情况及时与系统运维和预算单位沟通解决,保障核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明确责任分工。根据此次核查的单位数量,结合日常岗位职责,统筹安排,合理分工,明确责任,有序开展核查工作,同时,加强沟通交流,新老同志做好传帮带,确保核查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三、坚持问题导向,提升核查质效
一是制定核查提纲,提高工作效率。根据财政部此项工作要求,结合上年开展情况,组织梳理不同部门、不同业务、不同环节的常见问题及其表现形式,进而汇总形成核查提纲,制作审核模板,以统一审核口径和尺度,提高审核工作的精准性、规范性、高效性,着力提升审核工作质效。二是重点关注内控管理水平。通过核查内控报告,主要对其内控管理情况进行摸底,从内部控制工作组织实施情况和内部控制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入手,重点关注单位内控机构组成和设置是否合理、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关键岗位职责是否分离等事项,找出各单位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三是核查报告编报质量。内控报告编报事项多、涉及业务多、填报数据量大,核查工作中,参审人员重点对填报规范性、数据准确性和佐证材料可靠性等进行细致对比分析,逐条逐项进行核查,确保通过核查发现编报问题,促进提高报告质量,真实反映单位内控管理实际情况。
下一步,辽宁监管局将按照财政部工作要求,加强对预算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情况的分析评价,按时完成核查任务,及时上报分析评价报告,同时,强化分析结果的利用,促进各单位完善内部控制建设,发挥内部控制建设对行政事业单位有效履职的保障、促进和监督作用,持续提升财会监督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