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8日,沪深北交易所就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信息披露指引征求意见,截止4月12日,差不多两个月时间后,随着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出台的重大历史时刻,三大交易所于4月12日正式发布(以下简称指引)。
属于A股的可持续发展(ESG)报告披露时代已宣告来临!
同时,2024年5月27日,中国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标志着统一的中国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拉开序幕,也是我国可持续信息披露的发展进程中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明确了中国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对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提出一般要求,适用于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按规定开展可持续信息披露的企业。
不管交易所还是财政部,在准则及指引中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信息的质量要求。
01 ESG报告信息披露质量关键词:可靠性!
交易所指引对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以上交所披露指引为例
第六条 披露主体披露的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应当客观、真实地反映披露主体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不得进行选择性披露,不得与依法披露的信息相冲突,不得误导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方。
披露主体应当提高可持续发展相关数据收集、核算与分析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增强所披露数据的可靠性与可比性,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质量。
财政部基本准则 第三章 信息质量要求为,企业披露的可持续信息应当满足的6个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可验证性、可理解性和及时性。
对企业、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来说,ESG问题重要性将会不断提升,他们需要ESG报告提供可持续发展绩效方面准确、相关和及时的信息。
02 如何有效保障ESG报告信息披露质量?
为协助提高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的质量、及时性和可靠性,COSO于2023年3月发布了最新补充指南《实现对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有效内部控制(ICSR):通过COSO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建立信任和信心》。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要素和原则示意图
资料来源于IMA战略财务杂志2023年第三期:COSO与可持续发展报告可信度。
该指南为近期较为火热的企业“ESG(环境、社会责任与治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引。
该补充指南为企业设计、实施和评估ESG报告内部控制措施提供了指导,对于确保ESG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很重要的,也将有利于提升利益相关者对可持续发展/ESG信息的信心。
因此,企业应实施有力的ESG报告内部控制,将ESG报告内部控制融入ESG管理体系,以确保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ESG报告内部控制实施思路可详见如下图所示:
ESG报告内部控制构建整体思路示意图
以ESG披露指标为抓手,ESG披露指标数据来源于企业各项业务活动、流程及环节,包括产品研发、采购、生产制造、仓储运输、营销销售、售后回收等,每个业务环节可能会产生ESG指标所需要的数据信息。
企业组织应建立充分的内部控制措施,包括组织分工、权限、流程、数据与报表、制度建设、以及信息系统等维度,确保与ESG/可持续信息披露相关的指标数据,从收集、验证、分析、利用到报告环节,不要有重要信息被省略、漏报或者模糊处理,进而确保可持续信息披露质量得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