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管理作为一种舶来品,其在企业治理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被视为一个新兴的行业领域。然而,在实践中,不少企业管理者往往将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与合规风险管理混为一谈,错误地将企业法务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内容,与企业合规专员的工作性质和内容视为相同。这种混淆主要源于两者在风险识别和风险处置方面的部分职能重叠。然而,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法律风险管理和合规风险管理在本质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法律风险管理VS合规风险管理
1 两者的联系:
1、共同目标:
两者都旨在保护企业免受负面后果的影响,无论是法律制裁、财务损失还是声誉损害。它们都是企业整体风险管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相互依赖性:
合规风险管理的失败往往导致法律风险的增加。例如,未能遵守数据保护法规可能导致隐私侵权诉讼,这既是一个合规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风险。同样,有效的合规程序可以减少因不当行为而导致的法律纠纷。
2 两者的区别:
1. 焦点不同:
合规风险管理:主要关注于确保企业活动与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保持一致。它侧重于防止、检测和纠正违规行为,以避免监管处罚和声誉损失。
法律风险管理:更广泛地考虑所有可能引起法律责任的事项,包括但不限于合同违约、侵权行为、知识产权争议等。它侧重于评估和控制可能的法律后果,即使在企业已尽力遵守法规的情况下。
2. 处理方式差异:
合规风险管理:通常涉及到制定和执行具体的合规计划、政策和程序,包括员工培训、监控机制和定期审计,以确保日常运营符合法规要求。
法律风险管理:可能包括法律分析、合同管理、法律咨询和争议解决策略,以预防和应对潜在的法律挑战,尤其是那些未预见或复杂的法律问题。
3. 责任范围:
合规风险管理:主要关注企业的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确保所有业务活动在法律和伦理框架内进行。
法律风险管理:不仅涉及遵守法律的责任,还涵盖了更广泛的法律责任,如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以及因法律环境变化或企业行为不当而产生的潜在法律后果。
我们也能从风险主要负责人的职责比较看出两者的区别。
法务 VS 合规官
1 工作基础不同:
法务:主要基于国家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合同法理等法律条文,侧重于民事、刑事法律责任的规避。
合规官:不仅基于国家法律,还涵盖行业规范、自律规则、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标准,关注于遵循所有适用的规范和标准。
2 管理模式不同:
法务:具体事务的法律咨询,法律审查,法律维护及应对,不具有系统性。
合规官:依据企业组织框架建立一套健全的全面覆盖的风险管理体系来识别风险,应对风险,管理风险,以体系运作的有效性为抓手。
3 工作内容不同:
法务:专注解决法律事务,如法律咨询,法律审查,合同审查,法律诉讼。
合规官:专注监督和执行企业制定的合规制度和合规目标,规范不合规行为。
4 工作方式不同:
法务:不融入企业全过程风险管理处于事中和事后的处理及补救的位置,属于被动服务。
合规官:运用已建立的合规管理体系,融入到企业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处于事前处理,事前规范,事前划红线,事前发预警的位置,属于主动服务。
5 工作目标不同
法务:事件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争议面前最大限度维护公司合法利益,防止公司利害受到侵害。
合规官:运用已建立起的合规管理体系中包含的各种合规制度,防控措施,规范企业及员工反复出现的不合规行为,避免公司损失及声誉受损。
6 背景要求不同
法务:具有法律知识按法律规定及法律程序要求处理事务。
合规官:具有一定企业管理知识和一定的法律素养,懂得将法律法规融合到企业各管理制度,形成自成体系的合规管理制度。
总结:尽管法律风险管理和合规风险管理在某些方面有所重叠,但它们各自关注的焦点、处理方式和责任范围都有显著的不同。法律风险管理是合规风险管理的一个子集,企业应将两者视为互补而非替代的管理实践,通过综合的法律和合规策略来全面管理其面临的法律和合规风险。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