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就业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波动,劳动关系紧张态势日益显著。在此背景下,无论是个体劳动者还是企业雇主,都面临着诉讼成本不断攀升的挑战。这些成本不仅限于显性的法律代理费和证据搜集费,还包括隐性的、长期的时间成本与精神压力,后者往往在诉讼的冗长过程中逐渐累积,形成沉重负担。相较于调解途径,传统诉讼的效率与经济效益显得相对较低,这一现实促使我们探索更为高效、综合的解决方案——企业内部的主动合规管理。本文将从几种常见的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形出发,探讨企业内部合规管理的重要性,分析在人事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风险,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合规管理策略。
01
以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标准解除?
合规要求:
1、招聘前:确保岗位优先招聘条件,明确考核标准与评价体系。
2、招聘中:清晰传达岗位应聘条件与考核标准,确认与心仪候选人之间的信息准确性。
3、签订合同阶段:确保关键录用考核信息得到劳动者以签字确认形式知情同意。
4、试用期内:定期记录试用期表现,妥善保存相关文字影像,并对其进行签字确认存档。
5、不达标处理:经过培训再评估后未达标可依法解除
6、解除准备:整理并准备同岗位员工的考核达标资料,证明岗位考核标准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7、整体流程与解除理由都应合法正当
合规风险:
用人单位被认定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向劳动者赔偿2倍的赔偿金。
02
考核业绩居于淘汰末位以不胜任解除?
法律不提倡末位淘汰制,但如果实施不当,确实可能违反劳动法律法规。
合规要求:
1、定期对内进行业绩标准审查与调整:
对外:基于行业情况,同行发展态势、上下游合作表现等宏观评价
对内:针对部门/公司战略、财务组法务部的专业评价、参与业务线的各员工KPI表现(横向纵向对比)
2、末位员工处理:沟通-培训再评估-调岗/解除合同
3、资料保存、证据存档
合规风险:
用人单位被认定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
03
裁员人数少于法律规定进行裁员的?
合规要求:
1、有工会的,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即使符合第三十九条或第四十条的正当理由,若未事先通知工会,被视为程序上的不合规,可能导致解除无效与面临法律纠纷。
2、提前30天向职工说明协商,并将裁员方案送劳动行政管理部门报备。
3、裁员时审查: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家庭情况、身份情况(孕期产期哺乳期、职业病、工伤残疾)。
合规风险:
用人单位裁员程序不合法被认定为违法解除劳动关系,除赔偿经济补偿金外,还需支付赔偿金。
04
以劳动者不服从调岗工作安排解除?
合规要求:
1、根据劳动合同的职务、权限、工作地点等关键信息,确保调岗不会导致职务、权利的不对等,避免因工作范围的不合理调整引发争议
2、调岗本质上是对劳动合同内容的修改,必须征得劳动者同意,企业没有单方面强制调岗的权利。
3、证明调岗合理性:
(1)业务需求:企业应能证明调岗是基于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或是组织结构、岗位需求的变化。
(2)工作关联性:新的岗位应与原岗位在职能、技能要求上保持一定关联性,不应有质的改变。
(3)考虑生活影响:调岗不应对员工的居住、家庭、子女教育等生活方面造成过大影响,尤其是跨城市调岗。如有必要,企业应为调岗员工提供过渡期的帮助,如住宿、交通补贴等。
(4)平等对待:调岗决策不得基于性别、年龄、民族、宗教信仰等歧视性因素,确保每位员工得到公平对待。
(5)自愿原则:员工有权拒绝不合理或带有强迫性质的调岗,企业不得以此为由进行惩罚。
(6)保证岗位条件:调岗后的新岗位条件(包括但不限于薪资、福利、工作环境)至少应与原岗位相当,最好是有所提升。
合规风险:
用人单位被认定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
05
与安排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性工作的员工解除?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
合规要求:
1、做好职业病危害的知识宣传。
2、安排从事职业病危害的职员进行职业健康的定期检查
3、做好职业病危害工作的防范措施。
合规风险:
用人单位被认定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
06
为降薪以劳动者不同意续订无固定劳动合同为由解除劳动关系?
合规要求:
1、应明确到期劳动合同的种类以及协商续签的合同种类;续签合同的工资水平应与原合同保持一致或提高。
2、应清楚劳动合同到期即劳动关系终止。单位有权终止劳动关系,但终止前应审查劳动合同,是否以签定了两次固定劳动合同。
3、应了解哪些情形下解除劳动关系会被认定为违法解除。
4、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其行为符合《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合法解除情形的,属于违法解除,需支付赔偿金和经济补偿。
合规风险:
用人单位被认定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
07
以劳动者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
合规要求:
1、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需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与确认的,可以作为处理劳动争议的依据。
2、招聘时,对组织劳动者学习规章制度签名确认。
3、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必须达到“严重”程度,轻微的违反不足以成为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
4、“严重违反”通常指对工作秩序、生产安全、企业声誉等造成重大影响的行为。该“严重违反”规定用人单位需在规章制度内写明。
5、解除程序:用人单位应当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劳动者违反规章制度的事实后,在合理期限内采取行动。必须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并说明具体的理由和依据。
6、解除劳动合同的时效:如果用人单位在较长时间后(如一年或两年)才以劳动者曾严重违纪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可能被视为违背诚信原则,从而判定解除行为违法。
合规风险:
用人单位被认定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
08
未批准正当程序事假,事后以劳动者擅自离岗,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为由解除?
我国司法实践中,常依据公秩良俗作为认定准则,婚事,丧事为民间习俗近亲属依法享有假期权力,单位应正当审核劳动者请事假的事由。
合规要求:
1、审查员工请事假理由合理性(天数、事由、流程)正当请假流程包括提前通知、提交必要的证明文件等。
2、审查单位作出的处理决定是否违反公秩良俗的规定。如果劳动者请假的原因正当(如个人紧急事务、疾病等),并且按照公司的请假流程提交了申请,即便公司未批准,劳动者仍然可能享有法律保护。
合规风险:
用人单位被认定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