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51 0105 1188

推进内部控制工作前,务必先做好内控环境评估!

2024-06-18 08:26:35

浏览量

621dae8fd56cf.png

推进企业内部控制时,少不了谈论内控环境。内控环境作为内部控制五要素之首起到基础性作用,不容忽视。

因为内部控制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开展的,不同的环境下,内部控制工作推进的形式、成果及效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没有哪两个企业内部环境及氛围是非完全一样的,也即决定着没有哪两个企业内部控制是完全一样的。

实施内部控制不能照搬,单纯拿来主义行不通,你可以拿来优秀企业内部控制成果,但优秀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你是拿不来的。

这也是为何,很多企业模仿学习优秀企业内部控制实践经验,发现效果不及预期,关键原因是没有优秀企业的内控环境。

内控环境好比人类生活所依赖的空气,若周边空气肮脏,任凭你再如何维护身体健康,也难以确保身体不受空气侵蚀。若是锻炼,越加大运动量,对身体反而产生更大负面影响。

内部控制环境一般包括:诚信及价值观、管理哲学与经营风格、公司治理、机构设置及权责、胜任能力要求及人力资源政策等。

1

诚信及价值观

诚信是任何优秀企业都必须拥有和坚持的,缺乏诚信的企业,一定很难取得客户、合作伙伴或利益相关者的持续信任,缺乏诚信的企业,也会容易滋生舞弊行为,如财务造假、员工内外勾结窜通等,进而造成企业损失、影响企业声誉形象。

任何企业也会都会形成属于自己特有的价值观,而且这套价值观应能够被团队所认同、且愿意遵守。

试想,如果员工不认可企业的价值观,如何谈有效遵守呢,又何谈员工心甘情愿的与企业一起向前发展前进呢?

指望给的钱多?想必,一定有给更多钱的企业!

另外,诚信及价值观是否说一套,做一套,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不积极响应和垂范执行,甚至很多行为违背诚信和价值观理念,如何让中层人员、以及基层人员有效遵循呢?

控制环境一旦被高层破坏,想修复是很难的。

很多企业都提倡鼓励依制度、依规办事,但是企业高管或领导,往往带头绕过制度、程序办事,绕过流程行事,领导不依制度办事总归是容易的,但中基层员工一看到领导层这样,心想,我们为啥就不能这样呢?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上梁不正下梁歪,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2

管理哲学与经营风格

管理层所拥有的管理哲学与经营风格将共同影响组织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基本方向与方法。

不同类型企业管理哲学与经营风格会呈现较大差异,一股独大的民营企业一般会充分体现老板个人的管理理念与经营风格。股权相对分散、没有实控人的企业,职业经理人的管理理念与经营风格会占主导。

有些企业老板强调军事化管理,倾向于严格且细化的控制,倾向于集权式管理;有些企业老板强调灵活性,倾向于授权管理。

有的企业老板风险偏好度高,经营较为激进,追求快速增长,更加愿意接受风险;有的企业老板更加注重规避风险,经营管理更加谨慎。

有的企业经常碰到管理层间理念与经营风格呈现差异性,管理理念与经营思路经常出现碰撞,会比较影响内部控制政策的设计,包括控制的类型、强度和范围。

3

治理结构

上市公众公司治理结构强调董事会,因为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董事会要负责内部控制环境氛围的营造与洗礼,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氛围。

除营造内控环境氛围外,公司治理结构核心是决策机制,如何确保重大决策的科学合理,以避免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损失,决策风险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企业经营管理影响具有系统性。

我国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改革要求董事会成员结构中配置独立董事,目的是促进董事会决策更加客观,以降低决策风险。

只不过,目前不管上市公司,还是国有企业独立董事还存在较大的距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基本上属于“既懂事、又独立”的状态,充当花瓶的角色,尤其是在面临一股独大和实控人公司时。

4

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

任何企业活动的运行都离不开组织,组织属于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影响控制活动有效实施。

同一项控制活动,在不同组织架构下,运行效率与效果会产生差异。扁平化组织架构,控制活动执行效率更高,而科层制组织架构,控制活动执行效率更低。

扁平化组织架构,要求更多授权,承担更多的责任,释放下属层级行为活力;而科层制组织架构,权力更多在上层,责任也会上移,下属层级可能缺乏动力和活力。

权责分配强调对等,若权责利不对等,难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企业组织也就难以向前发展前进。

5

胜任能力要求

当组织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都得到有效解决情况下,关键是要安排合适的、具有胜任能力、满足需要的人员。

内控环境强调的胜任能力,不仅要求员工具备完成其职责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还需要员工对组织政策、程序和流程的理解和遵循程度,同时更加关注员工认可企业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三者不能缺少,缺少其中一个,都将难以有效胜任企业的内部控制要求。

坚持使用不具有胜任能力的人员,内部控制的预期效果不仅达不到,反而容易给企业运营带来风险。

6

人力资源政策

人力资源的核心职能是引进合适的人才、留住合适的人才,并让合适的人才发挥出应有的贡献价值,这就需要企业建立合适的人力资源政策,包括薪酬福利政策、人才教育培训、绩效管理政策、职业晋升机制等。

其实组织权责利对等、人员的胜任能力要求,也依赖于企业组织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并得到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