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企业内控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和保障国有资产安全,通过制定和执行内部规章制度、分配和监督内部职责、建立和运行内部检查和评价等措施,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这是一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管理模式,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益,防止和纠正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那么,如何有效建立和完善企业内控管理体系呢?本文将为你介绍10个要点,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和参考。
要点一:强化组织领导
简单的说,就是要建立一个由企业法人或其授权的高层领导牵头,相关部门负责协调,各级管理机构负责配合,职工代表参与监督的组织领导体系,统筹协调内控管理的各项工作,保证内控管理的顺利推进和落实。
例如:
- 设立内控管理领导小组:由企业法人或其授权的高层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和成员,负责制定内控管理的总体方案和工作计划,审批内控管理的重大内容,督促内控管理的执行落实,解决内控管理的重大问题。
- 设立内控管理办公室:由企业法人或其授权的相关部门负责设立和运行,负责协调内控管理的各项工作,组织内控管理的培训宣传和监督评估,建立和维护内控管理的信息平台,处理内控管理的日常事务。
- 设立内控管理工作组:由各级管理机构根据自身情况设立和运行,负责执行内控管理的规范和流程,提出和审议内控管理的内容,征求和反馈内控管理的意见,推进和落实内控管理的决策。
- 设立内控管理监督组:由职工代表或职工监事会根据自身情况设立和运行,负责参与和监督内控管理的各个环节,反映和维护职工在内控管理中的合法权益,提出和建议内控管理的改进措施。
要点二:明确目标和范围
要明确企业内控管理要达到什么效果,涉及哪些内容和领域,适用于哪些层级和单位。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和措施,避免盲目和随意。
例如:
- 目标: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益,防止和纠正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
- 范围:涉及企业的战略规划、组织架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经营、市场营销、风险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 层级:适用于总部、分公司、子公司、部门等四个层级的单位。
要点三:制定规范和流程
要制定出具体的规则和程序,规范各级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权责关系,明确各个环节的操作要求和时间限制,保证内控管理过程的合法合规、科学合理、民主透明。
例如:
- 权责对应:根据内控管理涉及的内容、影响和紧急程度,确定相应层级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并明确其职责范围和权限限制。
- 程序严谨:根据内控管理涉及的内容和复杂度,确定相应的管理程序或方式,并明确其操作步骤和时间节点。
- 民主参与:根据内控管理涉及的内容和关联度,确定相应的征求意见对象或方式,并明确其意见反馈和处理方式。
- 监督评估:根据内控管理的目标和标准,确定相应的监督评估机构或方式,并明确其评估指标和反馈机制。
要点四:加强风险防控
要在内控管理的各个环节,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进行预判和预防,并建立应急处理和纠正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风险和问题,防止造成损失和影响。
例如:
- 建立风险识别机制:通过专家咨询、数据分析、案例研究等方式,对内控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分类,建立风险库,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等级和风险指标。
-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评审、模拟演练等方式,对内控管理中涉及的内容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报告和风险措施。
- 建立风险监测机制:通过信息平台、监督检查、内外部审计等方式,对内控管理中执行的内容进行风险监测,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预警和风险报告。
- 建立风险应对机制:通过责任追究、纠正整改、补偿赔偿等方式,对内控管理中发生的风险进行风险应对,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置和风险总结。
要点五:完善激励机制
要建立奖惩机制,根据内控管理的实施效果和影响,对各级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以及参与内控管理的职工代表等相关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激发其主动性和责任感。
例如:
- 奖惩分明:根据内控管理的执行情况和结果情况,对各级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和评价,并根据考核评价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如表彰、奖金、晋升、调岗、降级、撤职等。
- 公平公正:根据内控管理的规范和流程,对各级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进行公开公示和公开监督,并根据公示监督情况及时处理反映的问题和意见,确保奖惩制度的透明和公信。
- 动态调整:根据内控管理的发展变化和实际需求,对奖惩制度进行定期评估和修订,并及时向各级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进行通报和解释,保持奖惩制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要点六:培训宣传推广
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向各级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以及广大职工和社会公众,宣传内控管理的意义和作用,培训内控管理的规范和流程,推广内控管理的方法和案例,提高内控管理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例如:
- 组织专题培训:针对不同层级和岗位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组织专题培训班或研讨会,解读内控管理的政策法规和企业方案,演示内控管理的信息平台操作,分享内控管理的经验教训。
- 制作宣传资料:制作内控管理的宣传册、海报、视频等多媒体资料,通过企业网站、微信公众号、电子屏幕等内部媒体,以及新闻媒体、社交媒体等外部媒体,向职工和社会公众进行广泛宣传。
- 举办优秀案例评选:从各个层级和单位中选取一批实施内控管理的优秀案例,进行评选和表彰,并进行典型推广和交流。
要点七:建立信息平台
就是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一个集内控管理的规范、流程、数据、报表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平台,实现内控管理信息的快速传递、有效共享、及时更新、安全保密。
例如:
- 功能完善:平台应具备内控管理的规范、流程、数据、报表等功能,以及数据的统计、分析、预警等功能。
- 界面友好:平台应具备简洁明了、操作便捷、提示清晰、导航顺畅等特点,以及适应不同终端和网络环境的能力。
- 安全稳定:平台应具备数据的加密、备份、恢复等功能,以及防止数据的丢失、篡改、泄露等风险的能力。
要点八:借鉴国内外经验
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了解和学习国内外其他企业在实施内控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成功做法、典型案例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借鉴和创新,不断提升内控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例如:
- 开展调研考察:组织专题调研团队或委托专业机构,对国内外其他企业在实施内控管理方面的制度、流程、平台、案例等进行调研考察,并撰写调研报告和建议书。
- 举办交流会议:邀请国内外其他企业在实施内控管理方面有经验或成效的领导、专家、代表等参加交流会议,并进行主题演讲、经验分享、互动讨论等活动。
- 建立合作关系:与国内外其他企业在实施内控管理方面有共同目标或利益的建立合作关系,并进行信息交流、资源共享、项目合作等形式的合作。
要点九:注重创新发展
要在坚持基本原则和遵循基本规范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需求,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思路、方法、技术等,在内控管理的内容、形式、效果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提升,使内控管理更加适应时代发展和企业发展。
例如:
- 引入第三方机构:为了提高内控管理的专业性和客观性,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如咨询公司、评估公司、审计公司等,参与内控管理的论证、评估、监督等环节,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 利用大数据分析:为了提高内控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可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内控管理涉及的市场、行业、项目、人才等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预测等,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和智能辅助。
- 推行在线投票表决:为了提高内控管理的效率和民主性,可以推行在线投票表决方式,通过信息平台,让各级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内控管理的内容进行在线投票表决,并实时公布投票结果
要点十:总结反思改进
要定期对内控管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内控评价,并根据评价情况,对内控管理的方案、规范、流程、平台等进行改进和完善,使内控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例如:
- 建立总结报告制度:要求各级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在每次实施内控评价后,及时编制总结报告,并报送至上级管理机构或领导小组,并在总结报告中说明内控管理的目标、内容、过程、结果、问题、建议等。
- 建立反馈沟通制度:要求领导小组或办公室,在收到各级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总结报告后,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并向各级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进行反馈沟通,并在反馈沟通中给予肯定、指导、批评或建议等。
- 建立改进落实制度:要求各级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在收到领导小组或办公室的反馈沟通后,及时进行改进落实,并向领导小组或办公室报告改进落实的情况,并在改进落实中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完善制度流程等。
总结
企业内控管理是一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管理模式,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益,防止和纠正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相关从业者应当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企业内控管理体系的方法和步骤,不断完善和优化企业内控管理体系的制度和机制,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高水平的××企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