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理论
(一)内部控制概念的产生及后续发展
内部控制是经济社会发展至今的必然产物,在企业外部竞争和内部发展壮大双循环下不断变得丰富。根据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内部控制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人员影响,为经营的效率与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与专业性,相关法规的遵循性与严谨性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内部控制能够保证一系列系统性、规范性企业制度的有效执行,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搭建持续发展的平台,完善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企业信息的客观真实。
同时,内部控制体系的搭建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始终,可预防与解决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订适配的解决方案。因此,企业应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各部门之间紧密合作,从而形成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良性发展格局。
(二)内部审计概念的产生及后续发展
内部审计是由企业自行设立审计部门,内部审计专员进行企业的日常审计,帮助企业管理层实施更为高效、多元的管理工作,最终实现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活动。
搭建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不仅可以为外部审计提供可信度高的审计资料,以减轻其工作量,同时,还能在外部审计未入场时为企业的健康运行提供防御机制,保障企业高质量运行。
内部审计在企业正常发展中实时更新、排除可能遇见的风险,具有前瞻性。它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评价企业治理的有效性和适当性具有显著效果。同时,内部审计可以为管理层提供咨询服务,从客观公正的视角出发为企业发展提出建议,引导管理层识别风险、规避风险,从而避免企业陷入困境。
高效完善的内部审计可以推动企业各职能部门对日常工作的协调,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提高企业的治理效率,适时调整企业治理结构、方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企业在宏观环境中的市场竞争力。
(三)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交融与渗透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目标一致,都是通过客观、公正的发展制度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也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信息。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工作不仅需要保证财务信息的完整与真实,还涉及非财务信息,如保证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固定与非固定资产的安全使用,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及效果等。
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着眼于企业内部工作,目的是规范企业内部活动流程,二者都是企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实现企业的自控、自律、自评,而非来自外部的施压。
内部审计可以使内部控制环境得以完善。因此,企业要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审计准则,同时还要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定期安排培训,与时俱进,确保人员随时掌握新的政策、方针。
内部审计的核心职能是监督、评价和衡量,开展有效的内部审计可以维护企业自身利益,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内部审计有利于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同时,其目标的实现需要内部审计进行评判。
因此,二者的结合有利于评判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从而起到稳定企业发展、实现企业目标的作用。
二、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体系搭建中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制度执行和监督体系
内部审计中对于内部控制的制度尚不完善,缺乏明确有效的标准,管理层舞弊现象难以得到有效客观的审查,增加了内部审计难度。
同时,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尚不明确,有待精细化,我国尚未完善统一的行业评判标准,各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都仅依据经验制订自身内部控制审查方案,客观性不足,也使得行业内的内部控制评价失去可比性。
同时,企业管理者话语权过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高,内部控制又多涉及管理层,这就使得内部审计工作难以开展,多数情况只为迎合管理层意愿,工作难以深入发展,流于形式,对于内部控制的审计可信度不高。
(二)内部审计信息化过程尚未完善
随着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对于网络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全球化产业链时代已经到来,很多企业开始用电子系统管理公司,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新的模式,同时也促进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转型升级,这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内部审计对于审计信息化系统尚未有良好的应对措施,仅能实施财务数据的核对,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审查难以开展,这都要求内部审计提高信息化功能,以适应信息化内部控制时代的到来。
(三)内部控制被审人员配合度较低
由于内部控制面对的多数是管理层,其对企业拥有更高的话语权和掌舵权,这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可能会基于人情世故有失客观性。
尤其是目前很多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机构设置尚不健全,甚至成为其他部门的下属部门,主要工作是向管理层定期汇报工作,这使得内部审计部门缺乏权威性和公正性,即便发现内部控制问题也只能成为管理层用以掩盖的工具,难以发挥提出建议、提供咨询的职能。
在这样的公司环境下,内部控制人员配合度较低,他们理所应当地认为内部审计部门是其下属部门,如此一来,内部审计将缺乏公正性与职能性。
(四)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能力有限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积极参与企业风险评估,经济活动评价和财务数据真实性考查,这对其专业能力有极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有专业的财务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企业经营、资产管理,风险把控、信息沟通等技能。
另外,内部审计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为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的不断完善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而当前的企业体系内,多数审计人员普遍从事财务工作,仅具备财务数据分析能力,知识结构过于单一,并且思想较为狭隘,认为审计就是审数据、审财务,难以做到全面精确。
同时,目前的审计人员缺乏系统、全面的学习能力,对内部控制审计仅凭借经验执行,观念守旧,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缺乏风险管控能力。
三、结语
内部审计决定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搭建效果,内部控制能够为内部审计工作指明方向。因此,企业应与时俱进,转变审计理念,重点突出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咨询服务功能,从而搭建良好的内部控制平台,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注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