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都想自己的公司上市,可是你了解上市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吗?今天咱们来说一说,财务会计方面都有哪些要求?总得说来可以概括为:内控有效、会计规范、利润可观。
现在先说一说第一个要求,所谓内控有效就是发行人的内部控制在所有重大方面是有效的,并由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那公司在内控建设上如何操作才能达到这一要求呢?
IPO企业内控建设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建设内容上应满足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的要求;
二、建设纬度上关注合规化问题,特别是税务、社保、海关、环保等领域合规化问题。
IPO企业内控建设为什么首先应满足财务报告相关内控的要求呢?
因为任何可靠的财务报告均依赖于良好的内部控制,良好的内部控制才能保证企业经营从业务活动发生到财务报告生成全过程是合理有效的。
那么一套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哪些关键性要求呢?
一、要求业务端系统的运行具有可靠性。
二、要求业务端与财务会计端系统之间信息沟通具有可靠性。
三、要求财务会计核算系统本身具有可靠性。
IPO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如何制定并实施呢?
结合国内内控监管政策,IPO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要做到三个层次,分别为公司治理结构、业务运营流程和财务核算系统。
公司治理结构主要解决实际控制人、董事会对管理层的制约。这是资本市场监管机构最为关注的要素。
业务运营流程要解决经营合法性和运营效率与效果的问题,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影响程度重大。
财务核算系统是公司经营成果也就是财务报表可靠性的重要保证,必须确保财务会计记录真实准确的反映业务活动和交易。
内部控制的每个层次都是建立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从而形成内控的制度体系。下面以原材料为例说明,提出如下五个问题:
一、如何合理保证公司所发生的原材料都被反映记录在账上?
二、如何保证公司账上记录的原材料确实是存在,而不是虚构的?
三、如何保证公司账上记录的原材料确实是属于公司所有,不是其他单位或自然人的?
四、如何保证公司账上记录得原材料数量与金额是准确的?
五、如何保证公司账上记录的原材料质量是合格的?
针对原材料的问题,建立相应的原材料采购流程、原材料验收、入库、出库流程,才能保证管理层确定目标的实现。
内部控制建设的核心是按照我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充分遵守内控制定的基本原则,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会计系统控制、授权审批控制、重大风险预警与突发事件应急控制等。
企业IPO内部控制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过程,但对企业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老板必须建立专业的团队来完成建设并落地实施,才能更好更快地帮助企业踏上IPO之路。
内控管理师(ICM)”着力解决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专业知识不足,内控管理专业人才匮乏的共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