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监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内控工作,认真落实财政部内控委和内控办部署要求,坚持“四个强化”,切实发挥内部控制在廉政、业务和机关运转等方面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推动全局内控工作走深走实。
一、强化政治引领,把握内控工作方向
突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持续增强做好内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是讲求学深悟透,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深刻认识新时代财政内控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内控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自觉将财政内控工作放到服务财政工作的大局中思考谋划。组织全局干部认真传达学习部内控委会议和领导讲话精神,全面、准确把握内控建设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二是完善组织体系,压紧压实岗位责任。根据人员轮岗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局内控委及内控办成员,进一步明确人员分工,全面强化内控组织体系。全面梳理各处室职责岗位,编印工作职责及岗位分工,建立健全闭环责任链条,在内控执行中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分管局领导、处室负责人、经办人”四级内控责任体系,补齐短板弱项,不断提升全局内控工作水平。三是强化统筹谋划,深度融合内控与业务。通过内控委会议和局长办公会等形式,多次研究部署局内控工作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坚持内控工作与业务工作一体推进、共同部署,切实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总结,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将制约内部权力运行嵌入监管局的各个层级、方面和环节。
二、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内控管理体系
根据财政监管工作的新要求、新内容,查漏补缺,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科学高效、分工制衡的内控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全局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力度和效能。一是结合《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内部控制办法》要求,定期梳理财政监管业务、机关党建及内部管理等制度。新一届党组带领全局同志对30个综合管理类制度、7个机关党建类制度、26个业务类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在梳理基础上,坚持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有效性原则,制定修订制度36项、新建工作机制31项。二是对《财政部内蒙古监管局内部控制操作规程》进行全面修订。将2020版共十一章内容细化为四十三章,基本涵盖我局各处室业务环节和岗位的风险防控,适用于审核、审批、征收、监控、调研、核查、检查、绩效评价等业务工作及内部管理的各项工作风险防控。细化各项工作廉政风险,按不同风险类别区分风险点,分为一般、重大两类风险等级,提升风险识别和防控能力。增加并细化了资产管理、地方政府债务监管、中央金融企业财务风险防控、财会监督现场监督等内容,删除了财政直接支付审核、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备案等内容。三是在内部控制操作流程中进一步明确我局内控制度体系和管理架构,增强内控制度的科学性、完整性,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进内控工作从“立规矩”向“见成效”转变。
三、强化日常监督,提高内控工作执行力
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内控委会议精神,把内控管理融入日常工作全过程,强化内控工作日常监督。一是将内控监督与公文审核结合起来,对向各级部门报送、下发的各类监管工作形成的结论性文件严格把关,重点把控审核审批流程和内容是否符合制度规定。二是压实责任,确保内控制度真正发挥作用。要求各处室认真评估财政监管、内部管理、廉政建设等领域风险防控规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紧扣业务工作流程,对存在的问题逐项逐条加以整改,局内明确各处室(委)主要负责人对本处室内控工作负总责,实行内控建设源头治理。三是切实落实岗位利益风险内部控制办法。严格按照《推进落实岗位利益冲突风险内部控制办法工作方案》的要求,围绕岗位利益冲突风险防控重点,聚焦薄弱环节,按需设岗并全面梳理岗位风险,制定工作流程,规范和限定岗位权力。
四、强化问题导向,推动内控问题整改
充分发挥各类检查在全局内控管理中的“利剑”作用,打造“当下改”、“日常管”、“长久立”贯通的问题整改链条,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管住当前事向管住今后事转变。一是结合财政部第一巡视组对我局内部巡视发现的问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整改方案,深入查找原因,细化整改措施,逐项排查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举一反三,建章立制,防止问题再次发生,整改期间制定和修订了《财政部内蒙古监管局防止干预财政监管工作行为登记报告备案办法(试行)》《财政部内蒙古监管局请销假和考勤管理办法》《财政部内蒙古监管局开展地方财政运行分析评估工作实施细则》等15项制度,建立问题跟踪整改问效等工作机制,形成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长效工作机制。二是组织开展内控自查自纠工作,制定详细内控自查工作方案,通过全面自查、各处室交叉重点检查等方式,发现涉及党建工作、监管业务、财务资产档案管理四大类共计11个问题。结合自查梳理的不足和检查反馈的问题,制作问题台账,提出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责任人和责任部门等,做到立查立改,逐项销账,坚持抓早抓小,防患未然。三是针对年度综合考核提出的问题,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学习兄弟监管局先进做法,积极改进财政监管工作机制,多层次、多角度加强内部管理,推动内控制度落地见效。